《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厦门市杏南中学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实施初中义务教育、高中学历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 初中、高中学历教育 |
|||
住 所 |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后溪镇锦珩路168号 |
|||
法定代表人 |
颜东升 |
|||
开办资金 |
7377(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财政核拨) |
|||
举办单位 |
厦门市集美区教育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881.98 |
8266.44 |
|||
网上名称 |
厦门市杏南中学·公益 |
从业人数 |
401 |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04月09日办理法人变更登记,法定代表人由曾莠瑄变更为颜东升。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依法依规开展业务 2021年度,我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二、业务活动情况 (一)提高办学品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2021年学校获得全国首批“气象教育特色学校”、全国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市第二批中小学教师发展示范学校、第37届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单位、区教育系统庆祝建党100周年合唱比赛二等奖等国家、市、区级荣誉称号。2021年秋,在厦门疫情期间,学校全体党员及教职工在杏滨街道及后溪镇下设的7个核酸检测点,参加志愿服务达1800多人次,学校党委获得区委表扬。学校有两个校区,后溪校区和杏林校区。2021年初中招生数1443人(其中后溪校区496人,杏林校区947人),毕业生数934人,毕业生录取率100%;高中招生数500人,毕业生数487人;全日制在校生总数5704人,118个教学班,其中初中学生数3916人(后溪校区1059人,杏林校区2857人),82个班(后溪校区22个班,杏林校区60个班);高中学生数1788人,36个班(后溪校区)。一年来经过全体师生共同努力,2021届高考再创辉煌,本科上线人数366人,本科上线率77.7%,比市里下达的任务指标还多完成39人,完成率达111.9%。艺体生全面开花,72人参加高考,本科上线69人,本科上线率95.8%。 (二)五育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不仅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而且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潜能的全面开发与培养。2021年学生参加各类文化、体育、艺术比赛,取得优异成绩:市级集体奖8项、区级18项。获市“新时代好少年·红心向党”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先进集体;市第二届青少年棒垒球锦标赛中学T-Ball组第二名;市青少年“三大球”篮球联赛高中女子甲组第三名;市中小学生篮球锦标赛高中女子组第三名;市中小学生排球锦标赛高中女子组第四名;“鹭岛少年”市中小学生合唱展演二等奖、全市中学生班级合唱展演二等奖;市中学生舞蹈展演二等奖;区第十九届中小学生乒乓球团体赛初中男子组第一名;区第28届中小学生运动会中学组团体总分第二名,高中组第三名,初中组第四名;区第十九届中小学生篮球锦标赛高中女子组第一名,高中男子组第三名,初中男子组第二名,初中女子组第三名;区第八届中小学生排球锦标赛高中女子组第一名、初中女子组第三名、初中男子组第五名;区第五届中小学生羽毛球锦标赛初中组第一名;区第七届中小学校园足球锦标赛初中女子组第五名。区中小学生跳绳锦标赛初中组团体冠军;健康跑操竞赛中学组一等奖;2021年集美区“鹭岛少年童心向党”中小学生合唱展演中学组一等奖;“童心向党 百年礼赞”——区中小学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歌咏展演中学组三等奖;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2021 年集美区中小学、幼儿园学生书画摄影优秀组织单位等荣誉。 (三)多措并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通过课题研究、名师引领、师徒结对、专家讲座、校本培训、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大赛等,提升教师专业水平。2021年学校有一个省课题,四个市级课题,教研组均有课题。课题研究主题与校本问题紧密联系,如新高考、新课程等。学校邀请乔建中教授面对面指导教师进行课题申报,提高教师的课题研究水平。健全考核评价机制,造就名优教师群体。推荐陈同斌、骆毅老师参加市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培训,选派林颖亮等7位老师参加市级骨干培训,并对2020年的各级骨干培训进行跟踪考核。学校现有市、区名师工作室各一个,多名教师成为市区名师工作室成员。重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获第二批市教师发展示范校荣誉称号。开展新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组织教师进行融合课、岗位练兵、说播课线上培训,邀请市教科院谢志芳莅校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大赛活动培训,组织76名初中教师、69名高中教师参加区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大赛,参赛人数达全区参赛教师总数的四分之一。教师专业取得显著发展:厦门市第八届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创新大赛,在创新课、创优课、示范课、新秀课评比中,8位老师获二等奖、9人三等奖,获奖人数并列全区第一;区第八届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大赛,在创新课、创优课、示范课、新秀课评比中,10位老师获一等奖、22位老师获二等奖、41位老师获三等奖。陈洁婷老师获集美区读书心得比赛活动中学组一等奖、郭鹏飞老师获二等奖;石进德老师获区第三届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宋彩梅老师获区教育系统“两优一先”优秀共产党员;周素华等7位老师获区优秀教师;王芬芬老师获区优秀工作者;陈清华等4位老师获区优秀班主任;蔡永坚老师获区先进德育工作者等省、市、区级荣誉。 (四)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交流 4月12—14日,学校与厦门双十中学共同承办主题为“聚焦五育并举 创新教育评价”的福建省2021年第二场省级教育教学开放活动;4月17日,福州一中蔡辉森校长等专家一行莅临我校后溪校区送教送培,各学科专家、老师开设讲座,并就高三复习策略、新课程教学、学科能力培养、课题研究等方面进行交流、研讨;4月25日,由集美区教师进修学校主办,我校承办的集美区“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岗位大练兵通识培训在后溪校区举办,邀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傅兴春老师做专题讲座;11月29日—12月3日,学校举行主题为“聚焦深度学习,探索项目化教学”的市级教学开放活动;12月我校与对口帮扶学校固原市彭阳二中进行线上交流研讨。 (五)积极开展人才引进工作 学校2021年引进11位双一流985、211院校硕士研究生。刘艳老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暴子雁老师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李慧闻等2位老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蔡秋华等2位老师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余子群等3位老师毕业于厦门大学;程嘉玉老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胡艳敏老师毕业于南昌大学。 (六)积极开展教师跨校交流 2021年派出9位老师到周边学校交流。陈尊老师到厦门市集美区杏东中学交流、杨琼红老师到厦门市集美区西亭学校交流;颜瑞琼老师继续在集美中学交流;赵娜等2位老师继续在蔡林学校交流;银集老师继续在集美中学交流;杨毅逵等3位老师继续在厦门十中交流。 (七)办学特色彰显,科技创新教育硕果累累 学校被评为2021年全国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获得全国首批“气象教育特色学校”称号、市青少年航海模型比赛二等奖、第37届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单位、第三届集美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大赛(暨中小学创客大赛)优秀组织单位等荣誉。教师获国家级一等奖2人次,省级一等奖3人次,市级奖项4人次。杨金水、刘宇老师发明的教具项目在2021全国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展评活动中获得全国一等奖、省一等奖和市一等奖;石进德老师在第36届福建省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在第37届厦门市科技创新大赛中陈艳梅获得二等奖,石进德获得三等奖。学生获国家级奖项11人次,省级奖项10人次,市级奖项56人次,区级奖项105人次。学生在2021数字中国创新大赛—创意编程搭建赛中获得国家级二等奖2项(4人次)、三等奖2项(4人次);在第16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评选活动中获得3项国家级大奖,1银2铜(3人次);在2021年中小学电脑机器人比赛中获得省三等奖1项(2人次)、市一等奖1项(2人次)、市二等奖1项(2人次);第三届省机器人创客之AI虚拟仿真挑战赛获得省级二等奖4人次、三等奖1人次;在第36届省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省二等奖1项(1人次),成绩位居全市前列;在市人工智能嘉年华活动中获得一等奖(亚军)1项(2人次)、二等奖2项(4人次);在市航海模型比赛中,获得市级奖项6人次;第37届厦门市科技创新大赛,师生共斩获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入围省赛,获奖数及入围省赛数均位居全区第一;市第二十二届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获一等奖2人次、二等奖1人次、三等奖6人次;在第三届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大赛(暨中小学创客大赛)中,获一等奖2人次、二等奖14人次、三等奖21人次;区青少年暨科技辅导员综合航模竞赛,学生获一等奖9人次、二等奖18人次、三等奖27人次,位居集美区第一!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科幻绘画二等奖2人次、三等奖1人次;区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获一等奖3人次、二等奖7人次、三等奖1人次。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努力方向 (一)存在问题 1.因外来务工子女比例大,两校区初中教育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2.校园周边环境差,尤其是杏林校区学生进出两个大门,存在交通隐患。 (二)努力方向 1.加强对外口生教育和管理;进一步提升教师教育水平及能力;加强家校联系,特别是外口生家长的联系。 2.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加强与周边村镇、居委会、街道等部门的联系,进一步整治交通状况;加强教师导护的力量。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
2021年学校获全国首批“气象教育特色学校”、全国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厦门市第二批中小学教师发展示范学校、第37届厦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单位、集美区教育系统庆祝建党100周年合唱比赛二等奖等国家、市、区级荣誉称号。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