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街道宁宝社区积极建设“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在创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工作中,集美区杏林街道宁宝社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通过创新打造“五联五圈”工作模式,宁宝社区不仅荣膺福建省“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示范单位,更跃升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如今,通过共建共享,宁宝社区成功打造了一个“银龄乐活圈”。
织密组织“辐射网”
宁宝社区深知,强有力的组织是康乐家园的根基。社区党委巧妙构建“社区+企事业单位+老体协”三方联建体系,为老年体育事业注入强心剂。10个网格党支部化身为10支老体协网格小组的“领头雁”,7家大党委成员单位以《同驻共建书》为纽带,深度融入老体协事务。
资源整合的智慧,在空间利用上展现得淋漓尽致。社区携手物业打造4处室内活动中心与8条户外健身路径,巧妙嵌入“红色桑榆驿站”功能,提供一站式健身休憩服务,惠及周边3000余位长者。错峰开放与预约管理等贴心机制,让“下楼即达、触手可及”的健身梦想照进社区日常,银龄活力悄然转化为基层治理的澎湃动能。
激活空间“全矩阵”
为了突破社区健身空间的天然局限,宁宝社区老体协“借势聚力”,编织起“政府+市场+公益”协同的立体供给网络。辖区社会经营性体育场馆通过共建焕发新生,羽毛球、气排球等场地惠民开放。得天独厚的户外场所,如文体中心广场、宁宝公园等,则专门开辟适老区域,新增32组适老化器材,构筑全天候“绿色健身圈”。如今,智慧健身房、大广场、球场、公园、室内活动点、晨晚练点、健身路径在宁宝社区内星罗棋布。
体彩公益金项目成为社区健身空间和项目的升级关键。文滨花园300米环形步道蜿蜒舒展,桌上冰壶球项目在社区推出后单日体验量便突破30人次……这些项目成功落地的背后,都离不开体彩公益金的支持。
最富巧思的是资源的盘活与共享。宁宝小学等校园场馆在非教学时间向公众开放,居民感慨道:“开放一所学校,增加一块场地,惠及一方群众。”社区持杖健走队正是依托共建单位厦门十中体育场训练后,接连斩获2023年全国老健会与2024年全国交流活动金奖,成为“15分钟健身圈”滋养出的明星队伍。
共享康乐“多赢局”
资源汇聚,共建共享。社区老体协精准对接需求,与企业联袂打造“家门口的文体课堂”,手杖操、长者瑜伽、太极拳等5项课程年均开展30余场,惠及2300余人次。
而整合政企社资源构建的“三级赛事体系”,通过“课程+赛事”双轮驱动,绘就了社区“月月有活动、年年有赛事”的盛景。多方力量深度交融,老年康乐“多赢局”顺势而生,社区老年健身人口比例也从65%攀升至73%。
宁宝社区以辖区资源与公益力量为纬,编织出一幅“老有所健、老有所乐”的温暖图景。未来,这片沃土将持续深耕老年体育事业,让形式更丰富、参与更广泛的健身活动,托起长者健康幸福晚年。
(记者 晋君 通讯员 高燕雅 来源:集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