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部门动态 > 人社局
厦门市集美区人社局:劳动纠纷化解驶入“快车道”
时间:2025-05-23 09:46 阅读人数:

  走进厦门市集美区综治中心,电脑屏幕上滚动的调解数据、自助服务区闪烁的叫号屏、劳动纠纷受理窗口前有序排队的群众,共同编织着劳动纠纷化解的“加速度”图景。作为全市首个将劳动纠纷化解深度融入综治中心的城区,集美区人社局以“一窗受理、联动联调、智慧赋能”三驾马车,让劳动者维权从“马拉松”变成“快车道”,让公平正义的速度,追上劳动者期盼的脚步。

  劳动者:“从进门到解决,只用了一天!”

  2025年3月12日上午9点,徐某攥着劳动合同复印件走进集美区综治中心时,眉间还凝结着焦虑。作为厦门某数字科技公司的前开发工程师,他已在软件园三期跑了三趟追讨欠薪,“原以为要磨破嘴跑断腿,没想到这次只进一扇门,就解决了所有问题。”劳动纠纷受理窗口的智能叫号系统亮起他的号码时,一场“一站式全链条诊疗式 ”的维权服务正式启动。

  “如果您的申请请求还不明确,可以先到隔壁找法援律师咨询一下。”一大清早,徐某来到劳动纠纷受理窗口,面对空白的申请表格,一时不知所措,工作人员便主动指引他先去咨询律师。十分钟后,徐某攥着写满笔记的申请书草稿回到窗口,材料袋里整整齐齐码着离职证明、工资流水和社保记录等证据材料。这样的场景每天都会在窗口上演十几次,每当有劳动者手握材料面露迷茫时,工作人员总会温和提醒:“需要法律援助的话,请前往一号窗口咨询;需要起诉立案的话,前面右转找法院窗口。”劳动者们也对此纷纷点赞,“这一站式服务实在太方便了,真是帮了大忙!”

  部门:“从各自作战到联合调处”

  “您的案件已受理,请保持电话畅通。”上午十点,徐某将最后一份证据材料递给劳动纠纷窗口工作人员。根据徐某的案件情况,午后三点,徐某就被引导至调解室由人民调解员先行调解。温馨的调解室内,人民调解员坐在智慧调解终端前,“您看,根据系统调取的企业信用数据,公司确实存在短期资金周转问题。”经过2小时的调解,原本僵持的11000元工资请求,最终以分期支付10500元达成共识并签订调解协议。更让徐某意外的是,当天下班前他就拿到了劳动仲裁委根据其仲裁审查确认申请出具的劳动仲裁调解书。“太快了!以前听说打官司要耗几个月,没想到现在一天时间就解决了。”徐某对劳动纠纷的调解效率给予高度评价。

  这种“集美速度”并非个例,集美区人社局深化多元调解机制,与法院、检察院、公安分局、总工会、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等部门联合调处化解劳动纠纷,自2024年7月将劳动纠纷受理窗口融入区综治中心建设以来,已累计化解类似纠纷1887件,40%的争议止步于先行调解,劳动仲裁后进入诉讼比例的全市最低,大幅提高了劳动者的维权效率。而针对调解未果的案件,区人社局创新实施“简案速裁、繁案精审”分类处理机制,同步开辟困难群体维权绿色通道,推动农民工工资、工伤职工、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快立快调快审快结”,让维权不再“等不起”。

  从徐某的“一天解薪愁”,到整个集美区劳动纠纷化解驶入“快车道”,集美区人社局用“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站办结”的创新实践,诠释着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内涵。在这里,公平正义不仅实现了提速增效,更以温暖人心的加速度,托举起劳动者稳稳的幸福感。(通讯员:许苗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