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集美区教师进修学校
时间:2023-03-15 10:12 阅读人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350211426614640T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2  年度)

  单 位 名 称

  厦门市集美区教师进修学校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厦门市集美区教师进修学校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宗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全区教育教学质量。业务范围: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目标管理与学科科研;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小学校长培训。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侨英街道滨水一里113号

  法定代表人

  李涛

  开办资金

  570(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财政核拨)

  举办单位

  厦门市集美区教育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552

  5435.78

  网上名称

  厦门市集美区教师进修学校.公益

  从业人数

  3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

  无

  

  

  

  

  

  

  

  

  一、依法依规开展业务 2022年度,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二、按照核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围绕年初制定的教科研训总目标,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取得了较好成效,总结如下: (一)强化教学管理工作。坚持开展务实有效的分类分层教学视导,对全部区属中学,部分小学、幼儿园开展64次教学视导。深入开展新课标及教材教法培训工作,在暑期全员开展学科课程标准(2022 年版)网络培训的基础上,持续开展全员教材教法培训活动和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深入探索新课标理念在学科教学实践中的有效落实。举办8场区学科教学研究基地校展示活动,有效推进基地校建设。认真做好线上教学调研和指导、恢复线下教学的衔接指导以及教学视导工作。3月20日制定并发布《集美区中小学、幼儿园线上教学指导意见》。线上教学期间,重点深入农村校、薄弱校开展线上教学工作调研及各学科线上听评课指导。3月28日恢复线下教学后,及时下校指导各学校及教师开展补偿性教学。12月,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变化,及时发布《中小学寒假教学工作指导意见》、《期末阶段初三及高中年级线上教学工作指导意见》,加强教学研究和指导。 (二)推进课堂教学改革。4月,组织我区14所福建省义务教育教改示范性建设学校开展市级展示活动,全国14个省32个市(区、县)4.6万人次进入直播平台观摩;积极开展幼小科学衔接研究,举办相关研讨活动,吸引2.8万人次线上参会。分别于12月10日在杏东中学,12月13-15日在窗内小学举办集美区中学、小学教学教改经验交流暨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活动包含校长论坛、课堂教学观摩研讨、艺术展演、社团展示等。12月13日,在新亭幼儿园总园、杏滨中心幼儿园聚镇分园举行集美区第六届新办园主题研讨活动,活动内容有户外活动观摩、自主游戏观摩、公开课研讨。 (三)加强教学质量监控。通过开展中小学教学质量检测题库建设、教学视导、教学质量分析会、中考专题研讨活动等举措,加强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控。我区10所小学作为样本校参加全市五年级教学质量监测,劳动、科学、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等学科成绩优秀。《福建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2021) 艺术质量监测结果报告》显示,我区五年级、九年级音乐、美术五个维度得分,均排名全省前列。中考成绩逐年提升,高考各项指标大幅度超过期望值。 (四)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制定和实施《集美区青年教师入职后五年培训考核方案》,高标准培养青年教师。组建第五届五级结对“双带教”团队53个,参与教师728人;开展活动63场;集美区第三届27个名师发展工作室开展活动191场,活动总参加人数8000多人次;12月, 27个名师发展工作室完成名师工作室建设期满评估考核工作。 (五)推进名师培养工程。充分发挥集美区教育发展顾问及中学和小学名校长工作室、小学和幼儿园管理研修室的指导、引领、辐射作用,开展20多场次相关活动。新柔性引进高层级专家3人,续聘3人,目前共有30名柔引专家在我区属学校开展工作。组织开展中小学市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92人)、教学新秀(207人)培训、民办学校区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63人)、中小幼区级骨干班主任培养对象(128人)培训。考核确认区级学科带头人165人、区教学新秀144人、市级骨干教师189人。组织开展区级学科带头人和2022年市级学科带头人(市管区培)选拔工作。组织开展各级教学骨干、名师“送教送培下乡”活动,送培近200场,送教498节。 (六)开展教师岗位练兵。举办中小学幼儿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岗位练兵与竞赛活动,全区2000多名入职五年内教师全员参加。选拔并指导选手参加市赛获佳绩:共有112位教师获综合奖,获奖数量居全市各区前茅。其中,8人获综合奖一等奖,45人获综合奖二等奖,59人获综合奖三等奖;另有102人次获得“课程解读”“学科理解”“教学设计”“评价设计”“教研活动”单项奖。指导我区教师参加省市级各项竞赛,成绩突出:李林小学林霞和杏南中学林汉雄参加2022年福建省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分别获小学中级职称组和中学初级职称组第1名。在2022年第十届厦门市基础教育优质微课程建设评选活动中,我区中小学幼儿园共155件作品获奖(一等奖34件、二等奖54件、三等奖67件),获奖总数和一等奖总数均名列全市前茅,获奖比例超过设奖比例18个百分点,集美区教师进修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在培育遴选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示范初中和示范学科活动中,我区有90个作品获奖,杏东中学等6所学校共10个学科被评为厦门市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示范学科。在省、市级教师优质数字资源评选活动中,我区27节课获市级“基础教育精品课”,3节课获省“基础教育精品课”。此外,在厦门市第五届幼儿园“观察解读幼儿”岗位练兵案例评选、 2022年厦门市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比赛,、2022年厦门市中小学单元作业设计比赛中,均有多人次获奖。 (七)推进教育科研工作。出台《集美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2022年修订)。确立27所集美区第二批特色办学基地学校,同时作为陈嘉庚教育思想研究实践基地。有序推进陈嘉庚教育思想研究,开展陈嘉庚教育思想校长问卷调查,进行《陈嘉庚精神宣讲》的编辑与校阅工作,参与撰写《新时代教育背景下陈嘉庚教育思想融入中小学育人体系建设的研究》中期进展报告和课题研究报告。扎实有序推进课题研究。2022年度省规划办课题评审,我区立项17项;市级规划办课题评审,我区立项36项。27所区特色办学基地学校课题和2022年度192个区规划办立项课题均于12月完成课题开题论证。开展区级2020年度52项课题成果评审验收工作。35项省级课题顺利结题(4项优秀、10项良好,21项合格)。2022年度,我区5项成果获得2022年厦门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集美区作为六个区的唯一代表在全市第五次教育科研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 三、存在主要问题和下一步努力方向 存在的主要问题:教科研训各项工作和活动,还不能完全满足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 下一步努力方向:一是要进一步丰富教师与教育管理干部培训形式与内容;完善培训考核和评估体系;增加培训对象到教育发达地区、名校跟岗学习机会。二是要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与教学指导,突出教研活动的引领作用。要深入开展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学校备课教研、校本作业设计指导;加强学科质量分析与相关培训。三要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工作指导。加强入园入校的课题指导;充分发挥优秀课题案例示范辐射作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无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