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集美职业技术学校
时间:2023-03-15 10:09 阅读人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350211426613373Y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2  年度)

  单 位 名 称

  厦门市集美职业技术学校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厦门市集美职业技术学校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宗旨:为培养中等技术人才提供服务。业务范围:1、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适应能力强、富有创造精神的应用型的中等技术人才;2、承办职业中专、职业高中学历教育;3、面向社会开办各种短期培训。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瑶山路41号

  法定代表人

  杜志忠

  开办资金

  15673(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财政核拨)

  举办单位

  厦门市集美区教育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380.11

  10660.92

  网上名称

  厦门市集美职业技术学校.公益

  从业人数

  29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

  无

  

  

  

  

  

  

  

  

  一、依法依规开展业务 2022年度,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批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二、按照核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围绕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计划和目标,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 (一)学校基本情况 本年度学校有学生数4300 人,学校设有25 个专业、班级数97 个,其中一年级30 个班1377 人,二年级 33个班1473人,三年级34个班1450 人;有毕业生数1199人,其中1097人升学继续教育(含五年专学生)、直接就业人数102人次,党总支2022年度有党员92人。 (二)全力推动教师能力提升,成效明显 在本年度全市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中,学校8个教学团队参赛荣获7个奖项,其中3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一等奖占全市3/4,获奖率全市最高,7月代表厦门参加全省比赛,再次获3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优异成绩,一等奖获奖数量并列全省第一,3个教学团队代表福建参加国赛,取得学校办学以来重大突破;另获得全市职业院校班主任能力比赛一等奖1人,三等奖5人,1个班主任团队获得省赛二等奖,成功晋级国赛,也实现学校班主任能力比赛国赛零的突破。专任教师队伍学历、素质结构大幅提升,教师中研究生总人数增加至60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为24.5%,同比增长5.2%。新增1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申报1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学校共有2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6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全市乃至全省教育系统中职校最多之一。 (三)抓实抓细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稳步提高 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技能成才,一手抓职教升学。在今年职教高考中,获得制造类、餐饮类2个全省第一,连续三年获得4个全省第一,27人达到本科录取线,本科上线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与去年相比同比增长30%,在区属中职校中位列第一。 在学生专业技能竞赛方面,模具、机电一体化、数控、焊接四个项目成功入围国赛,获得2个全国三等奖,省赛包括2个一等奖在内共13个奖项,市赛包括5个一等奖共40个奖项;在第八届省“互联网+”大学生(含中职)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职教赛道1项金奖,全市中职校三个金奖之一,区属学校唯一。 在区桃李杯消防安全业务大比拼中,3位学生获得学生消防技能大闯关第一名,将代表集美区参加全市桃李杯比赛。 (四)坚持科研推动,成效再次显现。 2022年,由学校教师主导的《县域集成改革背景下“五融五助”高质量服务台企模式探索与实践》再次获得二等奖,自2014年国家开始启动职业教育类中职评选以来,学校已获得国家二等奖1项,省级二等奖3项(次),位居全省第一方阵,区属学校首位。此外,我校教师参与的《职教高考背景下中职人才培养体系厦门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得特等奖,《三双两段六四共链:基于陈嘉庚产教融合思想的现代学徒制研究与实践》获得一等奖;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厦门作为金砖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中,我们主动作为,着眼国际化视野办学,主动申报,《职教高地视域下厦门职教新名片金砖国家技能人才基地建设》课题列入厦门中华职教社年度重点课题,全市仅4个,并被市委统战部推荐立项为2022年厦门市委统战部统一战线理论政策研究课题。 (五)融入职教高地试点工程,人才培养层次持续提升 2022年学校瞄准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筹建本科海洋大学机会,主动对接,与其达成共建共享福建省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合作协议;推进落实服装专业与泉州经贸学院的联合办学,汽车车身修复专业与三明医学科技学院联合办学,特别是汽车制造与检测专业与省属优质高职、国双高专业群建设校——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办学,拓宽了与省优质高职合作机会,五年专招生生源质量、效果良好;积极参与厦门高地建设项目,焊接技术及机器人应用专业群被确认为厦门市中高职首批10个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项目,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现代学徒制被正式确立为厦门市中高职首批10个职业院校示范性现代学徒制项目;承办了省人社厅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福建省选拔赛之精细木工、可再生能源、建筑金属构造三个项目省级一类赛事,承办西餐烹饪等6项市赛,为全省教育系统承办本届比赛项目最多的中职学校,为冲刺全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做准备。 (六)落实双融工程,深化校企合作社会服务 本年度学校与青岛海尔智能家电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由其投资共建智能汽车应用与维修平台,以建设其区域技术产学研平台为切入点,积极推动产业学院建设,推动学校校企实质性合作跨上一个新台阶;统筹全区职业教育资源,在全市首创成立“集美区中小学职业体验中心”,服务中小学职业启蒙、职业认知、职业体验,以及劳动教育师资培训培养的功能;新建29个校外实践基地,扩展学生实习基地的建设;被授予国家“职业院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项目实验校”,以更高的站位和视野开展社会服务。 三、存在主要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方向 当前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着职教高考、技能竞赛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三个方面的办学功能定位抉择。升学已接近全员化,高三年级已达98%;中国职业技能大赛(准备第二届)已作为技能人才工作的一项重要引领项目,包括职业院校技能比赛在内,技能教学、竞赛是推动职业学校内涵与办学能力水平提升内涵性要求;为区域提供劳动力资源支持,开展社会性培训与产学研也是落实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与市内公办“3+2”五年专(以下简称五年专)合作院校办班数量减少,影响到五年专生源质量。今年开始,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筹备升格本科,停止五年专合作办班,年合作办班减少3个,占全校五年专招生数近1/3,虽然推动与厦门市以外高职合作,但招生数量不理想,数量不足,学生兴趣度不高;融入厦门作为教育部、福建省支持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两岸融合之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工作(以下简称厦门职教高地试点)项目任务层次不高。中高职、本专科贯通、产业学院项目是高地建设重要任务之一,中职学校特别是区属学校层次低,必须借力高校、企业及行业,以更高层次项目推动高水平提升;双师型教师比率提升受限。由于受到专任教师中级职称限制,申报评定受到一定限制。 下一阶段主要工作思路:用党建工作指导、引领学校提质培优、双高建设、学校治理、文明校园创建等一系列重大事业发展与建设。以深入推进学校作为福建省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群A类项目(以下简称省双高校建设)为总抓手,以治理体系完善、队伍建设、高层次平台合作建设为引领,全面贯彻落实区教育“两个规划”和“两个方案”总要求,在融入厦门职业教育高地试点力求创新突破,推进学校在职教高考、技能竞赛、区域服务工作方面同步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无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