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集美区乐海幼儿园_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025年5月7日 星期三

厦门市集美区乐海幼儿园
时间:2025-03-27 16:07 阅读人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350211MB012314XA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4  年度)

单 位 名 称

厦门市集美区乐海幼儿园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登载事项

单位名称

厦门市集美区乐海幼儿园

宗旨和

业务范围

为学龄前儿童提供保育和教育服务。幼儿保育,幼儿教育。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凤安一里60号

法定代表人

吴晓青

开办资金

2055(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财政核拨)

举办单位

厦门市集美区教育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726.09

5042.67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8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一、依法依规开展业务 2024年度,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二、按照核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围绕年初制定的2024年度总目标,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 我园现有乐海总园、东安分园两个园所。乐海总园共有9个班,幼儿数为303名,今年毕业班幼儿数108人,2024年9月招生数为83人;东安分园共有12个班,幼儿数为399名,今年毕业班幼儿数为159人,2024年9月招生数为112人。 (一)加强教师业务学习,提高理论水平。 我园订阅了《幼儿教育》《学前教育》《早期教育》《学前教育研究》《幼儿教育导读》等专业杂志,摆放在教师办公室里,教师们随时可以取阅学习,鼓励大家参加继续教育,终身学习。 (二)基于观察,聚焦现场,提升园本教研实效。 首先,幼儿园立足于本园保教实践需要,如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细致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把问题的发现作为生发教研的内容,并通过教研解决实际问题,如班级教研“如何预防龋齿”、园级教研“主题背景下区域活动的支持与推进”、年段教研“小班 提升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策略研究”、年段教研“如何更有意义地开展走进小学活动”等这些问题都是困扰教师的真问题。 其次,教研组深入研究幼儿发展的各个领域的发展目标及行为表现,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特点,结合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研讨。如“提升幼儿科学素养”专题研讨中,我们从环境、能力培养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具体策略,如创设丰富多元的科探环境:南水北调、喊泉、乐高探索墙、磁力创意拼等;邀请专家入园开展“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班本课程的组织与实施”等专题讲座。同时,定期组织园级观摩研讨,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凸显个性化教育。 再次,聚焦现场,探索有助于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幼儿园注重让教师走进资源现场,寻找比较观察自然资源。无论是自然环境中的花草树木、昆虫飞鸟,还是游戏材料、幼儿作品,都可能成为园本教研的灵感源泉;然后充分利用资源现场的多样性,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为园本教研积累丰富的案例和经验。如“如何挖掘与利用园本资源”等。 (三)聚焦差异,精准施策,助力科学幼小衔接 我园以厦门市科学幼小衔接实验园为契机,聚焦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差异,精准施策,旨在为孩子们搭建起一座稳固的桥梁,助力科学幼小衔接。 首先,寻找幼儿园和小学间的差异性:一是小学的“入学适应期”在环境创设、师幼互动、教学方法上存在差异。二是幼儿园的“入学准备”的学习内容的差异;三是家长期望的差异;四是生活环境差异;五是社会适应差异;六是学习适应差异。 其次,基于差异,链接需求,搭建四方桥梁。如基于家长期望差异,搭建身心适应桥梁,形成科学的幼小衔接观。邀请相关专家开展“幼小衔接”家长讲座;向家长推荐相关主题书籍等方式方法缩小差异。如基于生活环境差异,搭建生活适应桥梁,提高生活自理和劳动能力。小班重点关注幼儿在成人帮助下穿脱衣裤、鞋袜,将玩具放回原处等自理能力和生活习惯培养;中班要求能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扣纽扣,整理物品等;到大班鼓励幼儿根据需要自我服务和服务他人、集体,如整理文具、帮助家人做家务等。如基于社会适应差异,搭建人际互动桥梁,培养社会交往和规则意识等。 (四)家园共育聚合力,同心育儿见成长 我园成立了家委会、伙委会,每学期定期召开会议,举办了各种专题讲座,同时通过各种形式向家长宣传科学的家教知识,汇报我园的教育教学工作,密切家园之间的联系。除了常规的上门家访、电访、家长开放日、家园联系栏、家长助教、家教征文、亲子小分队等形式外,我们还利用网络资源与家长交流,如建立幼儿园微信公众号、建立班级微信群、QQ群 等方便家长与教师沟通交流。通过年度的“家长调查问卷”活动,及时了解家长意见并进行反馈,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在“家长助教”活动中,有很多家长精心设计准备了教育活动,走上了幼儿园的讲台,当起了妈妈老师、爸爸老师;在各种“家园同乐”活动中,家长们更是全心投入,玩得不亦乐乎,我们也感受到了家园同心的合力。 (五)后勤保障规范化 首先,细化高危儿与常见病管理,夯实健康基础。为了更好地关注特殊幼儿群体的健康状况,我园制定了详尽的高危儿及常见病管理细则。幼儿入园时,通过详细的健康问卷和全面的身体检查,精准识别高危儿及患有常见疾病的幼儿。定期组织高危儿及常见病幼儿的家长进行沟通会,共同商讨最适宜的教育与保健方案。 其次,推进节气食谱制定,打造特色饮食文化。例如,在霜降时节,气候干燥,我们在食谱中增加了山药、雪梨等具有健脾润燥功效的时令蔬菜;在立冬时节,天气寒冷,为孩子们准备羊肉汤、鲫鱼汤等温热补益的汤品。为了方便后续参考与借鉴,我们将精心制定的幼儿园节气食谱归结成册。 第三,提升食堂管理水平,荣获三星厨房评定。 我园高度重视食堂的规范化建设与品质提升,从食材采购、加工制作到餐具消毒等各个环节都严格把关。同时我园每日对厨房进行全面清洁与消毒,定期开展灭蟑灭鼠行动,为食材加工创造良好的环境,东安分园荣获三星厨房评定。 第四,推动保育人员技能提升,打造专业团队。 我们积极组织保育员参加各类培训与学习活动,鼓励他们参加中高级职称提升考试。在2024年,两园 80% 以上的保育员均报名参加了中高级职称提升考试,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此外,积极组织保育员参加各类技能比赛,以赛促学。在区级保育技能比赛中,我园一名保育员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荣获二等奖。 三、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示范引领。 本学期,我园继续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承担市级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1次,辐射人数达40多人次;另外,还承担片区、区级线上线下的开放活动共近6次,约150人参与。如:2024年11月21日,我园承办了“厦门市许耀琳名师工作室研修展示活动暨海沧区首期幼儿园青年成长营跟岗研修活动”,通过专题讲座,活动开放等形式,让全市各区的教师代表走进乐海幼儿园,感受乐海幼儿园的园所文化。我园2024年接收2名教招新教师,幼儿园组织带教活动,带教教师认真负责,尽心尽力帮助、支持被带教教师成长。幼儿园的教育改革经验在集美教育资讯、天下集美公众号,侨英之声等媒体上进行6次的宣传推介,引起良好的社会反响,扩大办园影响力。此外,我园教师潜心教学,梳理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案例,多位教师在CN刊物上发表文章,共7篇。 2.精准帮扶。 我园作为小片区龙头园,我园始终坚持结对帮扶,共享资源,与集美区2家公办园、8家民办园“结对子”,岗位练兵、教研组织、教学观摩、规范办园、评估指导等,每年帮扶活动不少于5次,做到引领有成效、帮扶有质量。此外,园领导和骨干教师,参与集美区教育督导工作,挂牌督学每月定期到民办园进行督促与指导,片区督学也会根据工作安排联合挂牌督学下园指导工作。每年片区内民办园均能顺利通过定级评估保级或者晋级。 3.服务社区。 我园每学期都会组织党员教师和骨干教师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如到周边社区进行嘉庚精神宣讲、垃圾分类知识宣传等活动。同时开展早教进社区活动和早教室活动,由专业教师和保健医生等向幼儿园周边社区凤安社区和东安社区居民进行科学育儿指导或咨询等等。 幼儿园保安团队连续五年荣获“优秀保安团队”,师幼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均获得较好成绩。2024年12月我园被评为“厦门市优质幼儿园”、“第三批厦门市学前教育改革实验园”、“生活·实践教育实验学校”。 四、存在主要问题和下一步努力方向 (一)主要存在问题 1.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首先,教师专业素养参差不齐。部分教师教育教学方法陈旧,难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在应对幼儿突发状况时,一些教师缺乏有效的处理经验。 其次,教师流动性较大。新入职教师在熟悉园内工作流程和教学环境后,可能因职业发展、薪资待遇等因素离职,影响教学连续性。 2.家园合作方面 首先,沟通渠道不畅通。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主要集中在接送孩子的短暂时间,信息交流不充分,且缺乏系统的沟通平台,导致家长对孩子在园的详细情况了解有限。 其次,合作活动形式单一。家园合作活动多以家长会为主,缺乏创新性和趣味性,家长参与积极性不高。 (二)下一步努力方向 1.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完善培训体系:制定个性化的教师培训计划,根据教师的教龄、专业水平和发展需求,分层分类开展培训。增加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等培训内容,邀请专家和优秀教师进行现场指导和经验分享。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教育教学研讨会和观摩活动,拓宽教师视野,提升专业素养。 健全激励机制:优化薪资结构,建立与教师工作绩效、专业能力挂钩的薪酬体系,提高教师的薪资待遇。完善职称评定制度,注重教师的教育教学成果和实践经验。设立优秀教师奖项,对在教学、科研、班级管理等方面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 2.家园合作方面 提高重视程度:将家园合作纳入园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详细的家园合作计划和目标。定期召开家园合作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推进家园合作工作深入开展。 创新沟通方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家园沟通平台,如建立班级微信群、使用家园共育 APP 等,方便教师与家长及时沟通孩子在园的学习、生活情况。定期组织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等,让家长走进幼儿园,了解幼儿教育教学过程,增进家长与教师、幼儿园之间的信任和理解。丰富家园合作活动形式,如开展家长志愿者活动、亲子阅读分享会、家长教育讲座等,提高家长参与家园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