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3502110936222031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3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厦门市集美区杏苑小学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登载事项 |
单位名称 |
厦门市集美区杏苑小学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宗旨: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业务范围:小学教育教学。 |
|||
住 所 |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杏北五里126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张超怀 |
|||
开办资金 |
9067(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财政核拨) |
|||
举办单位 |
厦门市集美区教育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0167.8 |
9918.24 |
|||
网上名称 |
厦门市集美区杏苑小学.公益 |
从业人数 |
137 |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6月1日办理法人变更登记,法定代表人由王明权变更为张超怀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依法依规开展业务。 2023年度,我校在教育局领导下依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在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内积极规范开展业务活动。我校自觉践行“诚毅”精神和“如杏”品质,认真习得“三问”和“三见”本领。培根铸魂抓本质。立足家国、立足人民、立足时事,通过“大思政”铸魂育人,围绕地域校情,充分挖掘区域特色,校史资源,将爱国精神和嘉庚精神引入课堂,使学生在大大小小的事件和榜样故事中与时代接轨,培根铸魂坚实地落了地。 我校先后被评为省级农村小学示范学校、福建省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厦门市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厦门市依法治校达标校、厦门市绿色校园、厦门市无吸烟学校、集美区文明校园、集美区优秀先进集体、集美区德育先进校、集美区第三批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学校、集美区平安先行学校、集美区校园文化建设合格校、集美区第六批教育收费规范校、集美区综治安全目标责任考评标准化一级校(5A级平安校园)、集美区首届“活力校园”,并连续11次获得集美区素质教育督导评估优秀。 二、按照核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围绕年初制定的2023年总目标,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 (一)规范办学,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1.课程开设有规范。我校严格按照省、市颁发的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开好各门课程。制定《集美区杏苑小学课程实施计划》《集美区杏苑小学综合实践实施方案》《集美区杏苑小学行政导护巡课安排》等制度以规范课程管理。 2.五项管理有依据。(1)睡眠管理:我校制定《集美区杏苑小学2023-2024学年作息时间表》及《杏苑小学睡眠管理办法》规范学生作息时间。加大宣传,通过给家长的一封信、家长会、班队会的形式,宣传学生睡眠时间需要达到10个小时的要求。加强监管,不定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睡眠时间,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2)作业管理:各学科班主任统一协调学科作业,一二年级无书面家庭作业,三到六年级完成作业时间不超过一个小时。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和课后服务时间加强学生作业指导,将小学生基本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作为奋斗目标。(3)手机管理:我校还制定《厦门市集美区杏苑小学加强手机管理工作方案》,明确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含IPAD、智能电话手表、游戏机等电子产品,以下称手机)以及手机附属设备(充电器、充电宝、耳机等)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规定确有特殊情况需要在校园使用手机,家长需要提前填写书面申请书,交班主任老师审核同意,报德育处备案,方可带手机进校。(4)读物管理:教务处协同图书室管理人员定期排查清理不良图书。各年级各班每周不定期检查学生带入学校的课外读物,发现不符合要求的读物,要教育学生禁读并及时告知家长。(5)体锻管理: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学校全面落实每天阳光锻炼一小时制度,丰富课间活动和课间操,跑操、绳操、敏捷绳梯操等大课间,孩子们走出教室,自由放飞,在阳光下享受运动的快乐。 (二)科研引领促发展,深耕细研启新程 1.我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致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具备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2023以来,教师论文获奖40余篇,在CN刊物上发表9篇,立项的省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1项、区级课题6项,教师参加区级以上竞赛获奖60余人次,指导学生省级获奖12人次、市级获奖27人次,区级比赛235人次。 2.2023年9月6日厦门市第六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题《“三有”培养目标下的小学劳动课程建设研究》开题论证,2023年9月15日杏苑小学关于集美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开题论证,2023年11月10日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开题论证会,廖光华老师主持的《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监测考试命题研究》和张超怀校长主持的《家校社协同以劳育人的学校生态圈建构与实践研究》两个省级课题通过论证。上述课题活动,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撬动学校教育改革的发展。 3.我校致力教师培养,优化教师结构。截至2023年12月,共有市学科带头人2人,市骨干教师11人,市骨干班主任2人,区专家型教师2人,区学科带头人6人,区骨干班主任1人,区骨干教师 2人,区教坛新秀4人,区教学新秀18人,区级以上优秀教师17人,名师队伍建设初具成效。 (三)内化“学校特色”,打造德育品牌 1.依托学校办学理念,制定德育总体规划,把立人修德作为首要任务,德育工作以弘扬嘉庚精神,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 2.落实全员育人制度,德育处每月开展班主任例会,召开5次全校德育干部和班主任专题会议。制定《厦门市集美区杏苑小学班主任考核量化表》,从班主任的常规工作、比赛、班级文明等方面对班主任工作进行量化,激励班主任不断提升班主任素养能力。本学年开展了班主任岗位练兵竞赛,如校园风波情景模拟展示、校园意外伤害事件处理情景模拟展示、班主任说课展示等活动,班主任班级文化建设比赛、班主任家访经验交流比赛,通过全员家访,更深入地了解学生,促进学生的进步成长,进而提升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和业务水平发展。 3.优化宣传阵地,提升道德品质。学校不断完善文化墙、宣传栏、电子屏、校园公众号及红领巾广播的宣教活动,在校园宣传栏、教室、办公室、科室墙面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引导学生耳濡目染。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通过各项珍惜深入开展四史教育,引导师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同时结合学校“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活动,打牢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根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通过活动,重视道德教育,向学生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各项活动结合起来,与行为习惯培养结合起来,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情感、高尚的道德品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付之于行动。 4.丰富心理活动,关注师生身心健康。目前,我校现有专业心理教师1名,兼职老师3名,全校在低、中、高年级均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了更好提高师生心理健康水平,我校的心理教师能利用心理课、辅导课、全体教师会、班主任会议开展师生团体辅导。逐步完善心理辅导制度,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科学性地开展特殊学生心理辅导。本学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11月开展主题为“自强不息 积极向上”校园心理健康月,11月中旬,针对五六年级全体同学开展青春期专题讲座。本学年开展学生专题心理辅导训练活动,如我是目标小能手、情绪主人、探索自己、学会正确的宣泄方式、我的社会支持力量等主题团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学会和同伴交往,各类团辅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5.强化体育工作,扎实美育培养,本学年体育社团在参加集美区第三十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比赛中,85个学生获区级奖项,其中,小学A甲组团体总分获第一名,小学A乙组团体总分获三名,小学A团体总分获第三名,令人骄傲的是我校还荣获了集美区首届“活力校园”荣誉称号,在艺术类比赛中,1个学生获得市级奖项,在航模社团市赛中,有9个学生获市级奖项,获团体小学组二等奖,在科创类比赛中,25个学生获区级奖项,并涵盖所有奖项。 6.挖掘家校社资源,实现高效合力育人。学校通过构建“家、校、社”合力教育体系,先后成立“校级家委会、年段家委会”和“杏娃超级护卫队志愿者”。 德育处通过年段、班级征选,成立家长委员会,并遵循“诚信勇毅 勤朴奉献”的校风,致力于“家校合力育杏子”,参与学校管理,与老师共同探讨孩子教育问题、学习习惯养成、学生安全教育等。充分发挥家委的作用,开展假日文明小队活动20余次,走进社区、走进校外研学基地参与活动(灵玲马戏城探秘动物、塔斯曼体验中草药种植、鲸探感受海洋奥秘等等),组织学生进行各类文明社会实践活动(垃圾分类活动、社区劳动服务活动、学雷锋志愿者活动、愿读家活动),让学生践行文明,服务社会。 (四)紧抓安全与防疫,共建平安校园 1.我校把防疫与安全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牢牢树立“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的理念,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教育、群防群治的原则,实行防疫常态化管理。2022年9月,我校被评为省级“平安校园”称号,未发生任何一起安全事故。2023年度学校通过集美区综治安全考评,获得“5A平安校园”荣誉称号。学校保卫处争取各方支持,与杏林派出所、交警中队、地铁轨道派出所、反恐大队等单位联手,深入开展“警校共建”活动,充分发挥综治/法制副校长作用,定期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形式开展交通安全、预防诈骗和防溺水、防欺凌等宣传教育活动,8月31日开学第一天邀请共建单位—集美软件园派出所、厦门轨道集团工作人员到校对我校学生开展反恐防暴、防欺凌、防溺水、交通、放诈骗宣传教育,提高了全体学生的规则意识、法治意识和安全意识。 2.我校主动加强与社区、街道等部门的配合,健全学校和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家长、社区的学生安全联防机制,强化安保力量,进一步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12月8日我校同园博社区综治负责人杨艳主任到校园周边文具店进行危险玩具、三无排查。10月27日学校邀请消防维保单位对消防站成员、新入职教师、食堂人员、安保人员、物业人员进行消防技能培训,确保在紧急情况能及时有效处置,实现人人掌握必要的灭火常识,会使用灭火器的目标。多措并举,全力护航,共同维护学校师生安全。12月25日我校同片区交警吴银海到校园周边开展交通隐患排查,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三、存在问题 (一)学校的办学特色不够突出,校园文化不够显著,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教师队伍相对年轻,教师专业化水平还不够成熟,教科研水准有待提高。 (三)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评价体系及奖励机制虽有完善,但仍然存在不足。 四、下一步努力方向 (一)加强发展规划。完善、落实学校高质量内涵发展五年计划,2024年进一步实现校园美丽、管理规范、师生发展、质量提升、特色明显的办学目标。 (二)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廉洁务实的领导班子,培养有情怀、有想法、有激情的管理团队,建设有信念、有情操、有学识的专业化教师队伍。 (三)加强制度管理。加大规范管理、制度管理、和谐管理、效益管理的执行力度,使之能适应促进学校和学校每个成员的发展。 (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教育实际,深入开展教育改革,进一步确立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观,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的质量观,“打好基础,因材施教、自主发展、各展其长,人人可以成长”的人才观。充分认识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推动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
被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授予“2022—2023学年集美区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被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授予“2023年度集美区活力校园”。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