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活动安排     新闻动态     历史回顾     龙舟赛小常识     图说龙舟     
 
海峡两岸龙舟赛盛况空前总决赛今日举行
2010-05-30 12:00








    本报讯 (记者 应洁)端午佳节,龙舟竞渡,这个延绵两千多年的中华传统习俗在嘉庚故里、闽海之滨的集美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与发展。昨日的龙舟池用“盛况空前”来形容并不为过,在2010联发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现场,整个龙舟池畔,自北至南、从东到西,里三层外三层,站满了特意前来的观众。眼前,龙船劈波斩浪;耳边,欢呼声、鼓声如雷响动;岸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引人入胜。
   据悉,今年的海峡两岸龙舟赛不仅规模在历届中最大,和龙舟赛配套举办的文化活动也最丰富。赛事方面,共有来自海峡两岸及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地区的76支队伍参与水上角逐。台湾方面除了有11支队伍前来竞渡,他们还带来了精彩的民俗表演项目。此外裁判团今年也引进了两名来自宝岛的国际级龙舟裁判。
   一支由部分驻华使馆工作人员组成的“国际友人队”特别引人注目,其实力也不容小觑。在龙舟赛已经列入今年广州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的背景下,今年的海峡两岸龙舟赛竞争尤为激烈,来自广东、浙江等国内一线强队聚首集美,几乎代表了全国最高水平。  
   上午9点,随着发令枪响,5艘龙舟如蛟龙出海,劈波斩浪。在高校学生公开组的首轮比赛中,新加坡义安理工学院龙舟队奋勇前行,只见桨手们动作整齐划一,击鼓手高声擂鼓助威发令,在岸边群众的一片呐喊声中,以2分10秒64的优异成绩赢得开门红。
   昨天共进行了高校学生组、公开组、中学中专学生组、教工组的500米直道竞速的比赛,今日上午,“嘉庚杯”“敬贤杯”将进行总决赛,下午将进行3000米环绕赛及颁奖仪式。除了精彩的赛事现场,一系列彰显龙舟文化、集美特色的文化节目也和龙舟赛配套进行。
   本届赛事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中国龙舟协会、政协厦门市委员会、福建省体育局主办,厦门市体育局、集美区人民政府、集美校委会、厦门广电集团承办,并得到联发房产的大力支持。 
 脚底“抹油”水面擒鸭


   “慢点,慢点,稳住,稳住!”在众人的呐喊声中,选手还是从圆木上坠落水中,“抓鸭子”宣告失败。龙舟赛的配套活动之一“水上捉鸭”比赛在龙舟池附近的南熏楼游泳池举行。与龙舟池上的激烈竞赛场面相比,“水上捉鸭”比赛更多的是轻松和欢笑。
   比赛选手中,今年17岁的陈修能有些激动,还没听清比赛规则,就跳进池中,才发现裁判根本没放鸭子。与小陈相比,来自集美中学的孙博凯更加稳健,即使“脚底抹油”,还是身手敏捷地走过“独木桥”,摸到弹簧,纵身跳入池中。最终,和同伴们合力捉住了一只肥鸭。这是他今天第三个“战利品”。(郭筱淳 吴会明)


   百岁老人看百舸争渡


   龙舟池畔,一群坐在轮椅上静观比赛的银发老人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原来,他们是集美爱欣老年公寓的老人,在海洋学院志愿者们的护送下,他们一大早就来到了现场,其中年龄最大的已有100岁。
   老年公寓的护理人员黄小丽说,每届龙舟赛老人们都会来现场观看。“还没看够呢,明年还要来。”临近午饭时间,73岁的韦慧娟老人还意犹未尽。
   可惜的是,有两位老人因病卧床无法来到现场,贴心的志愿者们有的留下来陪他们聊天。有的到现场拍了龙舟赛的照片,打算洗印出来送给老人,让他们也感受一下热烈的气氛。(郭筱淳) 

 龙舟池畔,一曲琵琶激荡开来,传来袅袅南音古乐,婉转动听,与龙舟池中的锣鼓与呐喊声相互呼应。昨天上午,记者循着琴音与歌声,拨开人群,惊奇地发现,弹唱出美妙南音的竟是一位10岁上下的小女孩。
   原来她是集美南音社的小学徒,今年只有10岁。带队的老师告诉记者,南音表演是龙舟赛的配套活动之一,集美南音社派了45位演员。其中10名小演员来自同安的小学,他们共要表演35个曲目。老师介绍,从小就开始学唱南音的他们,每人至少会演奏一样乐器。(郭筱淳)

      来源:厦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