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复类别:A类
黄鸣鹤委员:
《关于对集美鳌园边潮间带中国鲎幼体栖息地采取紧急保护措施的建议》(第20255012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收到该建议后,我区高度重视。针对提案中的建议,及时召集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分析,集美鳌园位于厦门市集美区集美街道辖区内,是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和文化遗产地。近年来,由于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鳌园周边海岸线目前适合中华鲎幼体栖息成长的潮间带,被旅游开发、码头建设所挤压,适宜海域生长的面积变小,中国鲎幼体的栖息地面临严重威胁。
中国鲎是一种古老的海洋生物,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被称为“活化石”,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科学研究价值。然而,由于栖息地的丧失和污染,中国鲎的数量急剧减少,已被列为濒危物种。鳌园周边的海域是中国鲎幼体的重要栖息地之一,但该区域目前属于开放性海滩,存在游客捕捉、踩踏等严重危害到中国鲎幼体安全的行为,也存在市民和游客挖掘蛤蛎、沙虫等取走中国鲎幼体的食饵,严重影响中国鲎幼体成长的行为,急需采取紧急保护措施。
二、措施与成效
针对游客捕捉、踩踏等严重危害到中国鲎幼体安全的行为和市民、游客挖掘蛤蛎、沙虫等取走中国鲎幼体的食饵,严重影响中国鲎幼体成长的行为,目前我区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设立保护中国鲎公告牌。我区在集美京闽北海湾后门、嘉庚纪念馆后门、嘉庚纪念馆后门围墙前面、嘉庚纪念馆后门围墙后面、嘉庚公园正门侧边、嘉庚公园正门侧边围墙、十里长提入口处、十里长堤保安室旁这几处游客下海明显处共设置8块保护中国鲎公告牌。二是加大保护中国鲎的宣传力度。2025年以来,我区开展了五场保护中国鲎的宣传活动。三是积极向上级部门反映。通过媒介引起农业等相关部门的关注,争取上级部门尽快对中国鲎栖息地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四是在中国鲎产卵生仔时节,组织志愿者去海边相关海域宣传劝导。五是海岸巡逻队巡查。我区组织一支15人专门海巡队伍开展巡查,及时制止捕捉中国鲎的行为。通过以上措施,让民众了解珍稀动物中国鲎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知识及其栖息地特点,呼吁民众共同守护中国鲎,共筑海洋梦。我区于4月1日与市政协黄鸣鹤委员电话沟通,汇报我区对保护中国鲎幼体栖息地所采取的措施和进展,并听取了黄鸣鹤委员对此项工作的建议。
我区于4月17日下午召开以保护中国鲎幼体栖息地,共筑海洋生态家园为主题的座谈会。座谈会邀请了市政协委员、区政协委员、市检察院、市海洋发展局、区检察院、区农业农村局、区海防大队、社区代表和多位高校专家学者参加。会上职能部门代表和专家学者各抒己见,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和后续计划,共同推进保护鳌园周边中国鲎幼体栖息地工作。
6月21日上午,集美街道办和集美鳌园景区管理处、集美农业银行、集美区检察院、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华侨大学守鲎志愿队在集美鳌园景区联合承办第六届国际鲎保育日闽南沿海科普宣传活动。现场活动丰富多彩,游客和小学生可扫码阅读中国鲎系列科普海报与鲎标本展及解说、直接观赏3D打印的鲎文创产品、保护中国鲎之宣传书签、宣传页,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让现场学生及游客对中国鲎有了更直观深刻的了解,让更多人认识到保护中国鲎的重要意义。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升保护意识。在没设立保护区之前,我区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升辖区居民和游客主动保护中国鲎的意识。把保护中国鲎宣传纳入街道和社区两级的生态宣传和保护野生动物宣传,通过多种方式宣传保护中国鲎,力争做到每个居民都知晓。
二是进一步加大巡查劝导力度。一方面发挥好社区志愿者队伍和社区日常巡逻队伍的作用,把保护中国鲎工作纳入社会综合治理,特别是在重要节假日重点加强海岸线巡逻。另一方面发挥好街道15人的岸防巡逻队作用,把中国鲎栖息地的巡查纳入日常巡逻中。
三是进一步加大社会动员力度。积极与相关科研机构、水产学院、华侨大学等研究团队及时进行沟通交流,加强交流学习宝贵经验,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到保护中国鲎工作中。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领导署名:李勇岩
联 系 人:张耀军
联系电话:0592-6296766
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7月3日
(此件主动公开)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市政府督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