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复类别:A类
集美校委会:
《关于设立中华鲎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议》(第20255007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收到提案后,我区高度重视,2025年4月17日集美区在集美街道办事处召开保护中国鲎幼体栖息地座谈会,诚邀集美区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与委员进行了深入有效沟通,进一步了解意图,对建设集美区海洋潮间带生态保护区进行探讨。
二、措施与成效
(一)加强中国鲎教育宣传
一是结合海洋文化基地建设,与集美诚毅科技馆合作,加强宣传力度,并用数字、有奖问答、图片、宣传册等形式加强中国鲎相关知识宣传。
二是结合“三下乡”活动宣传。利用“三下乡”活动等时机,发放中国鲎宣传图册,让大家增强对中国鲎保护意识。
三是船管站面对面进行宣传。通过对涉海渔船民、游客发放宣传册,进行面对面宣传,还可以利用海边宣传栏张贴相关宣传资料,增加宣传的广度。
(二)关于建设特色海洋潮间带生态保护区
一是科学统筹规划集美大桥和厦门大桥之间核心保护地带建设,加强生态保护,促进中国鲎与红树林等生物多样保护工作。探索由专家调研确定核心保护地带,区、街道设立硬隔离及提示牌,组建巡查队伍,特别在中国鲎产卵孵化季节加强巡查宣传劝导,提高群众保护中国鲎观念。
二是加强船舶专项整治,打击非法捕捞,对误捕行为,督促放生。
(三)关于打造厦门集美鲎文化新地标
鲎生存年代久远,为少数奉行“一夫一妻”制的海洋生物,素有“海底鸳鸯”美称,是爱情忠贞不渝、亘古不息的具象表征。集美区可结合自身优势进行一些有益探索,如打造具厦门特色的“鲎”文化IP,适时推出相关文创产品和系列周边,培育旅游消费新增长点;如在鳌园景区临海处设置“鲎”造型装置艺术或园艺小品,联动集美十里长堤、龙舟池等,聚焦年轻客群,打造形成独具浪漫氛围、学村特色的“网红”打卡旅游线路,这样建议很有建设性,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推动计划
一是硬隔离维护措施,既要防止人为损坏,又要防止海浪侵蚀破坏。
二是加强日常监测,及时掌握中国鲎种群数量,有针对性调整强化保护措施。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领导署名:李勇岩
联 系 人:张耀军
联系电话:0592-6296766
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4月24日
(此件主动公开)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市政府督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