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伟方
三十多年前,我在一个叫“檀树坳”的小地方读高中。那时,学校的住宿条件很差,我们一个班50多个男生,挤在一间旧仓库改建的房子里。50多个人50多张嘴巴,多么热闹,尽管学校规定晚上11点准时熄灯休息,但喧闹的宿舍常常要到转钟后才渐渐平静下来。第二天上课,许多同学都无精打采,眼袋深重,显然是缺乏充足的睡眠。
我们的班主任刘老师是一个快60岁的老头,患有较严重的慢性支气管炎。他总是穿着一件褪了色的中山装,脸上布满皱纹,眼神里透露着严肃和关爱。只要一听到他的咳嗽声,再调皮的学生也会一下子紧张害怕起来。他的咳嗽声就像是一记警钟,提醒着我们不要懈怠。
我清楚地记得那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晚上,熄灯后,50多人的大寝室照旧闹哄哄一片。突然,有一束手电筒光在窗外晃动,接着传来几声熟悉的咳嗽声。“刘老师来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寝室里顿时安静下来。我的床正好靠近窗户,探头一望,刘老师披着一件旧棉大衣,手握一把手电筒,一动不动地站在雪地里,如雕塑一般。他的身影在雪地中显得格外孤独而坚定。
我心头一震。刘老师家离我们的寝室有半个小时的路程呢,为了督促我们按时休息,不影响第二天的学习,他竟拖着虚弱的身体,在风雪之夜亲自上门检查。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温暖和感动。
从那以后,我们那帮毛头小伙都乖乖地按时休息。刘老师的咳嗽声成了我们心中的闹钟,提醒我们珍惜时间,努力学习。那年高考,我们全班上线,创造了学校历史上的辉煌。看着我们一个个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刘老师一贯严肃的脸上露出了少有的笑容,那笑容里充满了欣慰和自豪。
三十多年过去了,我还常常想起那个风雪夜,想起站在雪地里的刘老师的身影,想起窗外晃动着的手电筒光。当年的同学,如今有的已是局长,有的已是教授……但无论我们的成就如何,刘老师的那束手电筒光永远在我们心中,虽然微弱,但它曾经照亮了我们的青春与梦想,照亮了我们后来的人生。
(来源:集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