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快递 > 集美报新闻 > 浔江潮
半城烟火半城山
来源:集美报 时间:2025-07-21 10:06 阅读人数:
   
  ●黄莹玥
  年少读张恨水先生的《纸醉金迷》,里面有这样一段描写:“东沿江的码头,那是世界上最奇怪的建筑。那种怪法,怪得川外人有些不相信。比如你由大街上去拜访朋友,你一脚跨进他的大门,那可能不是他家最低的一层,而是他的屋顶。”这奇特的叙述,像一粒种子埋在心里,悄然生发出游历重庆的念想。
  金秋十月,终于踏上了入渝之路。甫出机场,坐上山城特有的黄色出租车,车身便在那蜿蜒起伏的道路上,如同行船般随势上下。道路两侧火锅店鳞次栉比,循着导航,我们选定了一家地图显示就在近处的店铺。出发后才发现,所谓的“近处”,需垂直向下走过一段足有八十级的陡峭台阶。逐级而下,抬头只望见两侧楼宇的窗棂悬在头顶,这才真切触碰到张恨水先生笔下那令人诧异的“屋顶大门”,算是初尝了8D重庆的魔幻。
  店家的九宫格火锅是“全红锅”,思忖再三,终是选了鸳鸯锅作底。点上几碟肉菜,辅之毛肚、黄喉、鸭血、贡菜,红汤翻滚,热气氤氲出浓烈的椒麻香,油星噼啪作响。汤沸后,毛肚在筷尖颤跃,仿佛呼应着窗外起伏跌宕的山城。众人围炉,觥筹交错,沸汤腾起的烟霭里,便是重庆滚烫而丰盈的半城烟火气。
  待腹中渐暖,酒意微醺,夜幕已轻轻笼下。信步踱至江滩公园,清风拂面,荡涤着方才的尘嚣与浓烈。不远处,千厮门大桥如一道金色的光练悬于墨空,洪崖洞层层叠叠的灯火灿若星汉,沿着崖壁倾泻入江,与水流揉作一片璀璨迷离的光影。波光粼粼,雾霭轻萦,人们欢呼着,用光影记录这水岸交织的梦幻。
  翌日醒来,辗转至嘉陵江畔。两岸建筑依山垒砌,栉比鳞次,一根钢索如古桥卧波,悠然横贯江面之上。索道这端是龙门浩老街掩映的簇新绿意,那端是白象居旧巷错落的斑驳痕迹。乘着这“钢索上的时光之梭”缓缓滑向江心,轿厢内,来自天南地北的旅人凭窗静望,有人望着脚下奔流如涌的江水,眼眶微红,低声默念着“母亲河啊”。四围沉默,唯余缆车滑过钢索的低吟,那一刻仿佛有温柔的熨帖抚过人心。
  复至朝天门码头,长江的雄浑与嘉陵的秀逸在此汇流交缠,旋即奔腾东去,浩荡无回。江面薄雾如纱,远处万吨客轮汽笛声声,正待扬帆三峡;近处摩登的来福士大楼玻璃幕墙映着天光云影。我凝望着这交汇激荡的漩涡,眼前恍惚重叠起昔年“陪都”的影像:逆流而上的木船承载着抗战的物资与离乡的背囊,保存着血脉的温度;而多少巴蜀男儿,正是从这江埠毅然辞别故土山城,奔赴远方舍生忘死的疆场。
  岁月奔逝,沧海桑田。今日江岸繁华鼎盛,百姓熙攘安乐,令八方来客为之惊艳。两江依旧东流不舍昼夜,雾气散去,客轮渐渐消失在视野尽头。站在这曾硝烟弥漫而今流光溢彩的岸石上,望着脚下阶梯上如织的人影与远处层层叠叠直上云霄的楼台灯火,忽而彻悟:这半城氤氲的人间烟火,与半城嵯峨的起伏群山,本就是无数平凡的脚步与脊梁,在岁月长河里用血泪与热望堆叠出的不朽传奇。山河新天,诚如斯言。
  (来源:集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