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淑平
透过堆在桌边的一垒垒书本,我正望见窗前的李子树上一颗颗翠绿透亮的李子。心中不由一惊。脆李成熟的时候,就已是盛夏了,过了农历六月,年龄又会不知不觉推进一岁。
对于夏天,我是颇为喜欢的,因为母亲生我时正是在盛夏,朵朵荷花开得正浓,蝉鸣声声入耳。我爱夏天,爱老家所在的乡村的夏天,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致,也爱“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闲适。夏天就是一场酣畅淋漓的绽放,一场花开接着一场花开,头顶的太阳热情似火,村口的小卖部又进了雪糕和汽水,价格也不贵,五毛或者一块,喝着一瓶橙子水,心里能开心大半天。
屋子虽是土墙茅屋,却住得安逸。房前屋后,草木萦绕,一出门就能够看到绿意蓬勃的花草树木。田里种着庄稼,玉米株拔高了不少,还挂了胡须。夏月当令,春日栽种的土豆也陆续成熟,农人们背着背篓,拎着锄头,奔赴田间地头,将种在田里的土豆,一行行地挖掘。顺着藤蔓,锄头一点点挖下去,一个个傻憨憨的土豆滚落进簸箕,然后被装入背篓。农村的夏天,没有车马喧嚣,除打理庄稼的忙碌外,似乎日子都是清闲的。
长了一些年岁,也逐渐大胆起来。通常是放学回家,邀上几个伙伴,在必经的山间的小河沟里捉几只螃蟹。如果当天的作业不多,我们会在路上一直逗留,直到太阳的光线在我们的身后越来越远。回家总得挨训,对父母诚恳认个错,香喷喷的饭菜就已经被奶奶端上了桌,她一边支开正要恼火的父亲,一边又给我递来碗筷。在奶奶的宠溺下,我的小脾气不免傲娇起来,有时会故意调皮地跟父母“唱反调”。
暑假时,当然要跟在大人们身后,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儿。农田的庄稼需要打理,我们就带着篮子背篓,锄头镰刀一伙儿捎上,在农田一待就是大半天。给玉米除草,给水稻培水,还要给自家喂养的小猪们打猪草……看似琐碎的活儿,我们却并不感到劳累,孩童的心中永远只负责快乐。我很喜欢坐在田埂边,盯着正在随风摇曳的狗尾草发呆。家养的花猫有时候也会跑到田埂边,我就用狗尾草逗它玩,它很调皮地躺下,不停地在我面前打滚,我就挠着猫咪的脖子,它便很享受地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哩!
至于烦心事自然是有的,那就是不知疲倦的蝉鸣,从清早一直叫到傍晚,尤其是到伏天,它们叫得更欢。中午的时候,耳朵里全是嗡嗡闹闹的蝉声,奶奶坐在院坝摇着蒲扇,和父母唠着家常。喂养的小黄狗,趴在黄葛树下边,咧着嘴直吐舌头。小猫就不一样了,总爱独来独往,这会儿根本没见它踪影。
最让人琢磨不透的,便是夏天的天气,像人的心情一样难以揣测。刚才还是艳阳高照,天空万里无云,没过多久,乌云聚集,从远远的山头压过来,天空也慢慢变得黑沉沉的,直到豆大的雨点儿,一颗颗地从天空落下来。雨在落,风在吹,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雨,会洗去心头的种种烦躁。吹点儿风当然是好的,不过我们并不希望是狂风,因为狂风一来,倒霉的自然是田里的庄稼,那是一家人的辛勤劳动成果。雨后天气新,花草树木喝饱了水,变得精气神十足,空气中嗅到的是被雨水淋过的淡淡的土腥气,倘若运气足够好,有时还会看见对面山头拱起来的一道彩虹,五彩斑斓,愈发迷人。
多年后,离开了乡村,住在小城里,生活依然很清寂。只不过每天听到的不是蝉声,而是车轮划过柏油马路的声音,还有人们带着焦虑地交流声音。所居住的小区房屋是老旧的,窗边有一棵李子树,看书累了的时候,盯着不声不响的李树,精神逐渐放空。小区里的荷花塘,是我常去之处,灼灼夏日,看看荷花总能为心灵带来一些宁静和清凉……
(来源:集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