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淑君
工作后,生活异常忙碌,为了挤出时间阅读,我每天5点起床,看书到6点,6点后快速梳洗出门。这样的习惯持续两年了,日复一日的晨读时光,让我获益无穷。
两年前,由于搬家,我暂住在朋友家。第二天早上,天未亮,迷迷糊糊中发现朋友已悄悄起床,我纳闷:“这么早起,去干什么呢?”客厅的灯光从门缝中渗入房间,我揉揉惺忪的眼睛,起床到客厅一看究竟。只见她坐在阳台的椅子上看书。“你怎么那么早起床?”我带着满脸的疑惑问她。“吵到你了吗?我习惯了5点钟起床,早点起床,看看书、浇浇花,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朋友一脸满足地说。深聊后才知道,她有早起晨读的习惯,她说:“早上读一个小时的书,让人心里踏实!”也许是书籍的滋养,她的脸上从来没有疲惫、焦虑,更多的是淡定和从容。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早起读书,让灵魂在书香的浸润中慢慢苏醒,让大脑在知识的洗礼下焕发活力,多么美妙的事情啊!回到自己的家,我将闹钟调到了5点,也开启了多姿多彩的晨读时光。
那天,恰逢父母来探亲,留住在我家,我晨读的想法顿时有了顾虑:父母已上了年纪,睡眠很浅,况且长途奔波,需要长时间休息,我的早起势必会影响父母休息。可晨读计划还没有实施就搁浅,我有些不甘心。我便将闹钟调成了震动,第二天闹钟响后立刻按停,房间客厅不开灯,拿着书,蹑手蹑脚地出门,到楼梯间阅读,终于战战兢兢地完成了第一天的晨读。
往后的晨读进行得异常顺利。每天起床后,泡一杯茶,放在桌边,我开始翻开书,投身于文字构筑的世界,呷一口茶,翻几页书,身心愉快。有时端坐于书桌前,一丝不苟地做读书批注,有时捧着书在阳台踱来踱去,读唐诗、宋词,有时在藤椅上半躺着,浏览报刊,读书的姿态随时转换,读书的方式随心变化。天气晴朗的日子,我会带着书本到公园晨读。踱步到公园,在公园里寻一张小凳或一方台阶,伴着早晨吹来的风,伴着空气中阵阵的花香,在书籍的世界中遨游。书本的世界妙趣横生,大自然的鸟语花香令人心旷神怡,真是一场美丽的精神文化享受。
久而久之,5点钟起床阅读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更改的习惯,甚至成了一种需要。妈妈担心我休息的时间不够,劝我晚点起,多休息。我说:“不累呀,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怎会累?况且我已经习惯了。”此言不虚,于我而言,晨间的阅读是给大脑做的健美操,能快速地唤醒沉睡的大脑,激活大脑的各路细胞,为白天处理形形色色的琐事提供能量。晨读的这两年里,我博览群书,不仅提升了自我的学识,也涵养了精神、培养了气质。
想起闻鸡起舞的祖逖,日日黎明前追梦,虽是辛苦,但内心应该是踏实的吧,因为他在晨练中变得自律,重塑了自己。晨读的魅力亦在于此,每日早起培养的是自律的习惯,黎明读书,是用新知识活化思想。在晨读中,我遇见了一个更好的自己。
有了每日晨读的时光,灵魂有了栖息之地,思想有了源头活水,从此,做事多了一份从容,为人多了一份豁达。
(来源:集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