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球新能源重卡赛道加速竞逐,一家自带清华基因与德国技术的企业——速豹科技,将目光投向集美。这里,将成为其国内制造、上市总部及海外非欧美业务的新主场。速豹落地的背后,是集美区以前沿产业重塑城市能级的决心,更是“科创之城”蓬勃生长力的最新注脚。
“硬核团队”牵手集美 一场“技术+产业链”的双向奔赴
“选择集美,是看中这里能让我们的技术快速‘生根结果’。”项目对接会上,速豹科技负责人的话道出关键。这家由清华汽车工程系与德国大陆集团高管团队创立的企业,研发人员占比超70%,硕博占比达40%,全栈自研的四大核心系统斩获德国IAA“世界级创新”奖项,其“黑金刚”车型更是摘得“2025中国创新卡车奖”,成为国际评选中唯一获奖的中国新能源车型。
更亮眼的是,速豹科技与欧洲百年品牌斯太尔联合开发的eTopas 600车型即将量产,与DHL的战略合作则瞄准欧洲充满潜力的新能源重卡采购需求市场。
而集美早已为这样的“技术咖”备好土壤。作为厦门新能源商用车产业的核心承载地,集美依托金龙联合汽车等龙头企业,已形成新能源商用车相关产业链。而速豹的落地,不仅将引入公司总部,更计划建设滑板系统、智能座舱制造基地,预计达产后年产值约140亿元。
落地加速 打出“招引-落地-赋能”的全周期服务“组合拳”
速豹项目的快速推进,折射出集美区“招引-落地-赋能”的全周期服务力。
针对企业融资需求,集美拟通过市先进制造业基金、国贸产业基金匹配资金;为解决生产空间问题,推动海翼集团改造厦工产业园老旧厂房,定制2万平方米高标准厂房,2026年上半年即可投产,首年产能1万台。政策层面,集美同步配套总部经济政策、贷款贴息及人才支持,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目前,海翼集团已根据速豹的国际化生产需求,完成对厦工产业园2万平方米旧厂房的改造。“我们的生产线也会尽快建成,明年上半年就能试生产。”项目现场负责人表示,从洽谈签约到厂房改造启动,仅用了3个月,这就是集美招商引资的“集美速度”。
未来已来 集美绘就新能源商用车“千亿蓝图”
速豹的落地,不仅是企业的“二次创业”,更是集美抢占新能源赛道的“关键落子”。
业内预测,2025年国内新能源重卡渗透率将突破10%,2030年或达50%,市场规模超千亿。速豹的全球化布局和四大自研技术,将推动厦门商用车产业向智能化、网联化升级,更让集美链接世界新能源市场。“国际业务总部落地集美后,这里将成为技术输出与市场拓展的枢纽。”项目负责人透露,欧洲车型已进入法规准入阶段,2025年底将交付首批客户试用车。
“速豹厦门总部将承担‘上市主体+国内重卡业务+海外非欧美业务’三大职能,有望成为又一家百亿级龙头企业。”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以速豹为支点,集美将持续吸引传感器、芯片、零部件制造商等上下游企业集聚,串珠成链壮大产业集群,让“前沿产业持续落地”的故事在这片热土不断续写。
从学村、侨乡到“科创之城”,集美正以速豹科技等项目为笔,绘就“落地速度”与“创新浓度”的新图景。
图一:速豹科技新能源卡车效果图。(本组图/受访单位 提供)
图二:速豹科技四大核心技术效果图。
(记者 帅浩 来源:集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