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国家政府官员中文研修班在华侨大学结业
7月20日,“一带一路”国家政府官员中文研修班在华侨大学结业。来自巴勒斯坦、冈比亚、塞拉利昂、埃及、乌干达、斐济、尼日利亚等7个国家的23名政府官员学员参加,在集美等地完成为期21天的培训学习。研修班以语言学习为主线,辅以中国政策解读、经贸环境介绍与地方文化体验,旨在增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政府官员对中国的了解。
来自埃及旅游局国际推广部的学员Mohamed Elsherbeiny很钦佩中国文化能在悠久的历史中得以延续和发展,中国对历史遗迹的保护非常好。Elsherbeiny希望能带更多埃及和欧洲游客到中国旅游。来自塞拉利昂采购局的学员Sylvester Allieu参观集美的新能源产业公司后很激动,表示塞拉利昂的电力还比较落后,希望能与中国的太阳能和新能源技术公司合作。
研修班由商务部主办、华侨大学承办,研修班开设“中文+人工智能”“中文+文旅”“中文+服务贸易”“中文+农业科技”“中文商务谈判”等“语言+产业”课程,并配套文化体验与实地考察。
培训中,华侨大学联合集美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中心、集美区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中心组织研修班走进软件园三期,与威准(厦门)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厦门星纵物联科技有限公司等十余家高新企业面对面交流,现场观摩智能制造和绿色能源成果,开展圆桌讨论,搭建对话平台,为辖区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寻找合作契机创造了条件。
据悉,中宣部、商务部等部委于2022年批准设立华侨大学国家特色服务出口基地(语言服务),中文研修班依托国家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开展各项培训工作。同时国家特色服务出口基地与集美区达成战略合作,在搭建国际产业发展平台、提供企业海外投资意向、开展海外产业调研等多个领域进行合作,在赋能集美产业出海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图:学院参观星纵物联公司展厅。(校方 供图)
(记者 张洪波 通讯员 强晓琦 来源:集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