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推出全周期就业政策链,鼓励高校大学生来集就业
深夜11点,灌口镇铁山花园青年人才公寓的灯光温暖如昼。福州大学应届毕业生小廖正专注地修改简历。
半个月前,他拖着行李站在厦门北站,满心忐忑:“最愁的不是面试,而是今晚住哪儿?”如今,窗台绿植生机勃勃,书桌贴着面试日程表——这间政府改造的公寓成了他求职的“梦想加油站”。入住不到一月,他已通过公寓渠道拿到科技公司Offer。这仅是集美区创新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的缩影。
今年以来,集美区立足文教资源与产业融合优势,打造全周期就业生态链,截至6月,已吸引4086名高校毕业生扎根集美,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民生答卷”。
育苗计划
推出首批实习实训基地
小廖的底气,源于集美区一套“保姆级”就业政策链。“从实习到入职,每个环节都有支持!”厦门某卫浴公司HR总监周女士感慨道。集美区全省首创“鼓励第三方机构组织成批次实习实训”,对承接企业最高奖补10万元,对成批次组织实习实训的第三方机构更豪掷50万元重奖。另外,学生实习期满若被企业留用,还能和公司各领2000元“就业红包”。
政策一出,企业纷纷抢滩,64家企业抢着申报。集美区人社局经过深入一线实地把关,看场地、验设备、查导师资质,最后优中选优确定了39家实力过硬的企业认定为首批实习实训基地,涵盖智能制造、计算机科学等领域。集美区就业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首批征集了579个实习岗位,已经同步推送给各高校,同学们可向所在学校就业指导老师咨询报名参加。
聚美才大赛
2000人竞上就业直通车
6月的厦门工学院,第四届“聚美才·赢名企”竞聘大赛如火如荼。今年报名人数首破2000人大关,较去年暴涨10%。这场赛事已蜕变为集美就业服务的“金字招牌”。
革新一:赛道精准锚定产业。紧扣区域五大重点产业,设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等五大赛道,学生实战项目直接对接企业需求。革新二:评委阵容“顶配升级”。龙头企业CEO、HR总监坐镇,选手收获的不仅是评分,更是行业大咖的专属职业规划。
最重磅的突破藏在“实践研学”环节。复赛选手可深入企业一线沉浸式实训,优秀者直通终极面试。决赛现场更设“企业抢人”环节——选手答辩未结束,已有HR举起“现场录用”牌。“这哪是比赛?分明是offer发射器!”一位参赛学生惊叹。
授渔计划
百名教师练就就业指导真功夫
就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其实藏在高校指导老师们的“工具箱”里。近日,集美区人社局组织“授渔”训练营。政策专员细致讲解留厦安居补贴怎么拿,资深HR分享职业规划干货,还有角色扮演实战演练。“那些案例教学太解渴了!”一位参训老师直呼过瘾,“现在给学生讲政策,连租房补贴申请这种细节都能手把手教了,心里特有底。”
从全省首创的“批量实习”新模式,到2000人同台竞技、现场发offer的“聚美才”大赛,再到给高校老师“充电”的“授渔计划”——集美区这三把实实在在的“金钥匙”,为毕业生打开充满机遇的城市大门。毕业生小刘表示:“这里既有政策‘及时雨’,也有服务‘暖心桥’!”集美区的创新实践,不仅为青年铺就“就业坦途”,更以人才引擎驱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书写了民生与经济的双赢篇章。
(通讯员 钟添富 来源:集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