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快递 > 集美报新闻
从“书生气”到“泥土香”
来源:集美报 时间:2025-07-07 16:16 阅读人数:
肖明康在小龙虾垂钓基地(翁腾祥摄).png
 
  用双脚丈量田地 以才智激活乡土——灌口东辉村肖博士驻村记
  在集美区灌口镇东辉村,提起驻村选调生肖明康,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肖博士” 。2023年,从同济大学博士毕业的肖明康,毅然选择扎根厦门乡村。两千多个日夜交替,他用双脚丈量田地,以才智激活乡土,在东辉村的土地上书写新时代的乡村振兴答卷。
  撂荒地变身网红打卡地
  每逢假期,东辉村的小龙虾垂钓基地游人如织。谁能想到,这片热闹非凡的稻田,数月前还是一片撂荒地。2025 年春节,肖明康在湖北老家发现“稻虾轮作”模式兼具粮食安全保障与助农增收的双重优势,决定将其引入东辉村。
  面对“学新能源汽车的博士懂养虾吗”的质疑,肖明康没有退缩。他四处奔走,对接帮扶单位筹得资金,邀请老家专业技术人员指导,联系虾苗。虽然养虾之路困难重重:复耕地蓄水困难,他和伙伴深夜钻进涵洞连接水管;从漳州运送虾苗时,小龙虾蹦出筐外,高温下整车腥臭味刺鼻……肖明康笑着说道,“就一股脑地给做下去了。”
  今年4月,东辉村首批小龙虾喜获丰收。肖明康趁热打铁,打造垂钓基地,推动文旅融合。短短两个多月,基地吸引游客3700余人,为村集体增收近8.5万元。
  192盏路灯点亮乡村夜
  除了产业发展,肖明康还时刻把村民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刚到村里时,村民多次反映路灯缺失,夜间出行不便。为此,他启动“辉光工程”民生路灯建设项目。为筹集款项,肖明康发挥专业特长,帮助村里的厦钨企业调试产品、申请专利,并对接高校资源合作,成功换来企业对路灯建设的首笔捐赠。
  2024年底,192盏路灯在东辉村亮起,实现村庄路灯基本全覆盖。一盏盏明亮的路灯,不仅照亮了村民的出行路,更温暖了村民的心,成为村民们交口称赞的惠民工程。
  扎根乡村书写青春答卷
  读了二十多年书的肖博士,如何在人生地不熟的农村开展工作?肖明康选择从学闽南话开始,一句简单的“吃饭”“泡茶”打招呼,迅速拉近了与村民的距离。他走村入户,主动与村民交流,很快就和大家打成一片。
  “我在学生时代就光荣地成了一名共产党员,我记得在入党申请书中写到自己想为老百姓多做些事情,多做些实事,我们老师也经常教导我们要真正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这个7月,肖明康即将结束在东辉村两年的驻村工作。曾经带着书生气的博士,如今已褪去青涩,在田间地头的摸爬滚打中,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间,书写了自己的青春答卷。
  图:肖明康在小龙虾垂钓基地。(翁腾祥 摄)
  (记者 郭妮妮   来源:集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