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源路与银江路交会处,“集美供”三个大字自带年代记忆——这条融合展销、烘焙、零食、咖啡、生鲜的供销特色街区,正成为集美的新晋网红打卡地。
供销社的“潮改”:
计划经济符号
晋身为年轻人打卡地
傍晚时分,位于集源路与岑西路交叉口的供销公园·集美茶咖,咖啡香混着街头演艺的烟火气,吸引周边居民尤其是年轻人前来体验。“在街角有这么一个场地很棒,点杯饮料听首歌,非常惬意。”居民黄先生与朋友约在这里小聚。“整体环境不错,咖啡、面包都很平价,我和同学已经把这里当成校外自习室了。”大学生小叶说道。
集美学村稳定的年轻客流、持续的消费潜力,成为供销社服务升级的“试验田”。集美区供销社精准锚定年轻消费群体,社属企业集美白鹤山供销社资产运营有限公司联合福建省城市快送供销有限公司,盘活学村核心地段商业资产,孵化自有品牌“集美供”,采用自营、联营等模式,整合业态、联动资源,营造出“老供销”与“新消费”交织的独特氛围。
集美供销街区目前已有供销公园·集美茶咖、罗卷卷面包店、好士多零食店等8家店铺,以极具辨识度的复古装修风格,搭配网红产品,成功叩开年轻消费市场大门,打造集消费、体验、社交于一体的商业生态,为集美居民的美好生活添彩。
低价高质的“密码”:
共享供应链与品牌资源
5元的芋泥面包、6元的黄油可颂……集美区供销合作社与罗卷卷美丽面包公司合作,通过原料直采、规模化经营等,定价可比主流连锁面包店低10%以上,每天都吸引着学生们排起长队,最高日营业额达3万元。
在“集美供”展销中心,“为人民服务”的标语下,复古包装的纸巾、香皂与各地农特产品陈列整齐。从时尚文创到精品茶叶,从米面粮油到休闲零食,“集美供”自有品牌产品,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据介绍,供销一条街各店铺既独立运营,又共享供应链、品牌资源以及客户资源,实现了多元业态的集聚效应。
“我们把流通环节的成本压到最低,把省下来的每一分钱,都体现在商品的终端售价上,让居民直接受益。”集美区供销合作社相关负责人介绍,秉承便民、惠民的理念,集美区供销社对接30余家供应链公司与源头工厂,通过大规模集采形成价格优势。以零食店为例,与泉州南香食品的利润共享模式,拿到产品的市场低价。此外,集美区供销社还通过“邻里市集”等活动,拓展生鲜、日用百货等业态,不断完善服务矩阵,带动农产品销售和集体经济增收,成为乡村振兴与城市消费的纽带。
图一:供销茶咖。(林志杰 摄)
图二:“集美供”展销中心。(林志杰 摄)
(记者 郭妮妮 来源:集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