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区强化部署,引导党员勇担当作表率,协助配合各村居小区落实联防联控措施
党员“双报到”,防疫当先锋。为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2月4日,集美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发出《关于落实机关干部职工“双报到”的紧急通知》。集美区委组织部也进一步强化部署,深化“党建+”联防联控“双报到”行动,引导党员在疫情防控一线勇担当、作表率,协助配合各村居、小区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
“快递必须要送货上门,为什么要让我到小区门口取?太不方便了!”几天前,在杏林街道宁宝花园小区门口,一位老人家和保安的争执引起了林步铭的注意。林步铭是集美区委办的一名党员,家住在宁宝花园,在最近的党员“双报到”行动中,他主动报名加入小区出入口的执勤服务,做好疫情防控。老大爷70多岁了,自称手上有伤、身体不便,不理解为什么快递不能送上门,要保安拿出依据。“我找了疫情防控的宣传资料,也请物业、业委会拿出相关依据,跟他讲道理。特殊时期,大家都要按规定办。”经过林步铭一番沟通和耐心解释,老大爷终于了解到配合疫情防控的重要性,也让保安和执勤志愿者松了一口气。
党员作表率
轮岗执勤“守住大门”
几天前,一份《古龙明珠小区疫情联防联控志愿工作方案》在小区业主群里被广泛转发。住在这里的党员张志军、陈晓珍等与社区居委会、物业协商后,起草完成了这份工作方案,并迅速形成以小区党支部为核心,党员、物业、业主共参与的“三方协作‘战疫’机制”。现在,古龙明珠小区已有15名党员报名加入志愿服务,协助物业开展体温测量、宣传引导、矛盾调解等工作,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从上个月月底开始,各村居、住宅小区开始实行出入管理并对人员进行体温检测,急需大量人手。党员干部响应号召,就近参与居住地党组织疫情防控工作。
在灌口镇黄庄社区,老党员林亚同作为黄庄社区“双报到”党员,第一个报名参加社区主要出入口的轮岗执勤,带动党员群众72人报名,24小时轮流值守3个主要通道。
在后溪镇新村社区,8名“双报到”党员加入社区值班点志愿服务,对进出人员测量体温并进行登记,向来往的居民宣传疫情防控的相关知识,对车辆、行李进行消毒。
社区总动员
群防群控不留漏洞
在落实好“双报到”工作的同时,党员干部注重发挥社区工作者、居民代表、志愿者作用,针对当前重点人群管理的11个“一律”,形成群防群控工作合力,确保疫情防控不留漏洞。
在灌口镇上头亭社区,党员群众自发组建宣传队和巡逻队,由巡逻队巡逻检查逃避排查的外来人员。后溪镇三兴社区党员志愿者组建督察队,督促指导楼栋群众落实好防控要求,并及时向社区报告异常情况。
在杏滨街道马銮社区,为了进一步落实“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社区党委积极发挥组织领导作用,迅速实行路口封锁、设卡,并通过各支部、房东微信群等线上线下平台招募党员、群众志愿者360余人,成立了一支志愿护村队,24小时监测各卡口出入人员情况。一位后尾村居民在夜间路过卡口时发现志愿者们顶着寒风工作十分辛苦,自发为志愿者们买来了夜宵,并发动大家筹集经费为志愿者们提供物资保障。
疫情防控期间,集美实施全覆盖网格化管理,按照“镇(街)工作组+社区两委+网格员+辅警+党员志愿者”五位一体管控架构,确保闭环管理全面到位。网格员定期上门量体温,社区两委不定期上门巡查,镇(街)工作组抽查,发动周边的党员志愿者辅助观察,确保居家隔离人员做到“五个必须”“硬隔离”。同时,各网格包户小组优化居家管理流程、提供人性化的服务,让居家管理对象“隔离不隔爱”。
靠前真情服务
为特殊家庭解忧难
2月2日晚,居住在杏滨街道三秀社区的陈大伯感觉身体疲倦并伴有发热感,他拨通了社区党员谢阿媚的电话求助。陈大伯是独居老人,他住的老房子没有小区物业,谢阿媚接到电话后立即骑上电动车到药店购买温度计并上门问候。确认陈大伯没有发烧后,她才安心离开。
特殊时期,小区里的“特殊家庭”让党员们分外挂心。2月2日,集美区委组织部党支部党员肖戈提着生活物资,为杏林街道宁宝社区的特殊家庭送去关怀。“这一家子中老夫妻两人已经80多岁、腿脚不便,还要照顾50多岁、有智力残疾的儿子,很不容易。”肖戈说,疫情发生后,他专门和老人家联系、了解情况,同时也与社区工作人员加强沟通,及时掌握他们的困难和需求。
图:党员协助配合各村居、小区全民落实联防联控措施。(区委组织部 供图)
(文/记者:应 洁 记者:郭妮妮 通讯员:朱 晶 来源:集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