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快递 >> 集美报新闻

文字: | |

“这箩筐里的孩子就是我”

时间:2013-10-28 16:01 阅读人数:

  校友陈方玲回忆父亲回母校参加建设
  本报记者 林志杰
  在10月21日开展的“陈嘉庚先生创办集美学校100周年教育成果展”现场,有一组雕像格外引人注目:一名男子挑着扁担匆匆赶路,扁担一头挑着行李箱,一头挑着个箩筐,筐里坐着一位小女孩。在挑担男子前方,有个年长的男子张开双臂迎接来者。“这箩筐里的孩子就是我,73年了,我已经从小女孩变成现在的老太婆了!”望着雕像,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久久驻足、眼含热泪。
  这位老人叫陈方玲,今年已经79岁了。原来,她就是雕塑中女童的“原型”,当年只有6岁。而雕像中,挑着扁担的男子正是陈方玲的父亲陈维风,原集美高级水产航海职业学校校长。
  陈方玲介绍,他父亲陈维风是1921年到集美水产航海学院2组学习的。1926年1月,陈维风以全科第一名的成绩毕业,由于成绩优异受到校主陈嘉庚赏识,被选派到日本东京农林省水产讲习所留学。1930年毕业回国后,陈维风回集美水产航海学院任教。
  后来,因为生活困难,为了养家糊口,陈维风先后换了多份工作,辗转上海最后到广东工作。“当年在广东的时候,父亲工作稳定,全家人的生活都比较安定”。陈方玲说,抗战爆发后,1939年集美水产航海学院搬迁到闽西山区大田,当时大田的物资匮乏,师生的生活相当艰苦。为了克服师资紧缺困难,陈嘉庚号召有教学经验的校友回归母校。“收到校主的来信,为了支持母校建设,父亲毅然放弃了广东稳定的工作,从广东回到大田。”陈方玲回忆,1940年7月,他父亲挑着自己和简单的家当,翻山越岭艰难跋涉10多天来到大田校舍。来到大田后,陈维风担任水产航海科主任,一边教书一边帮忙学院建设,后来成为集美高级水产航海职业学校校长。
  “在大田的时候,生活非常艰苦,当时不理解父亲为什么要回到那边吃这样的苦。”陈方玲告诉记者, 后来父亲给她看了当年嘉庚先生寄给他的信,上面只有四个字:“勿忘母校”,嘉庚先生培养了我的父亲,父亲是感念他的恩泽。

分享到: 

[ 收藏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