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快递 >> 集美报新闻

文字: | |

后溪三处古迹

时间:2013-07-14 11:21 阅读人数:

  ●蔡新民 王忠敏
  在后溪乡下,散布着不少古迹。这些古迹,穿越了古老的岁月,隐藏在乡野,已经鲜为人知。然而,这些历史“遗珠”虽难觅踪影,但它们却深藏在一些老人的心里,成为史志之外的“珍宝”。日前,笔者在与后溪下店族老蔡新民的闲聊中,寻获了后溪的三处古迹。
  埔边的唐代古道
  提起途经后溪的古道,最著名的当是修建于宋代的漳泉驿道。据杨柳先生考查,它自漳州出发,由仙店进入古同安县域,经深青、鱼孚,抵安民、苎溪,翻南山岭,经新塘铺、乌涂到同安县城,然后出城到行宫、古宅,翻过十八弯,下山至罗田,再到南安县城。这条古道长数百里,宽1.5米左右,鹅卵石路面,许多地段属于官道,沿途留有不少古迹。
  据蔡新民称,他听前辈人说,早在唐代,后溪埔边社就有一条通往同安的古道,它比漳泉驿道至少早了一两百年。这条古道从埔边社后边的龙乳坡翻越麻疯崎,登上风柜嘴山,跋涉过二五份(山名)下南山坡,沿以后修的漳泉古道,到古宅十八弯直到泉州,是抵达京城之路。
  那么,这条土路古道是如何形成的?俗话说,路是人走出来的。据说,唐代以前,苎溪以东是茫茫大海,背后是荒山旷野,没有村庄。唐代后期,有海沧陈井埔边社陈氏者来此谋生,渡船载客并开荒种地,后举家来此定居,亦取名埔边社。后来,随着人口的繁衍和经济的发展,周边的各姓村落也逐渐形成。于是,人们就经常取道埔边到同安一带去交换产品,走的人多了,也就形成了路。
  格仔口的古市场
  格仔口是埔边社附近的一处地名,原后溪农械厂的旧址。埔边社在唐末不但有古道,而且是古渡口,是漳泉两地客商的必经之处,附近的格仔口就成为两地商贾的转运站。一些商贩在这里经营饮食、客栈等生意,以解决往来旅客的不时之需。宋大观年间,邑人徐诚(海丰人)始建苎溪石桥,连接驿道,穿过当地村落苎溪桥社。驿道两边店铺林立、商旅往来,一派繁荣景象。明清时代增设苎溪铺驿站于石桥附近,上接新埔铺,下接安民铺,是同安通往漳泉两府的一个要冲。而水路则由格仔口下海,可通金厦两岛及沿海一带。宋末明初是格仔口的鼎盛时期。当地的土特产以及苎溪内的柴炭,皆由此地出口;外地的物资也由格仔口运入,商贾往来不绝,市场热闹喧哗。明正统九年(1444年),官府在格仔口设巡检司,驻兵30多名,以巡检进出口的物资及征税事宜。与此同时,泉州府出资在格仔口建宫庙广孝寺。其规模宏大、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有和尚20多人、僧田20多亩。和尚早上集中诵经,余者分工合作,鸣钟起食,作息有序。和尚圆寂后入土葬于风柜嘴山的墓地,称此丘坟,用立葬的仪式。据说自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和尚地位大大提高,所以用立葬的方式。可是好景不长,清道光年间爆发了太平天国起义,起义军全是天主教徒,入闽后,由漳泉驿道进取泉州,沿途见宫庙烧,见和尚杀,见贵重物品抢,广孝寺也遭此噩运,商铺也被抢劫一空,商民逃难。从此,格仔口市场衰败冷落、繁荣不再。祸不单行,第二年又来了一场瘟疫,生灵十死八九,幸存者纷纷迁往外地,从此房屋倾塌,化为废墟。1958年,后溪公社在此兴建水电站,办起农械厂。剩余地段,改革开放后为第二农场职工兴建住房。
  碗窑的宋代古窑址
  碗窑,离苎溪桥约一里地,是南宋生产青白瓷的官窑。窑址遍布整座山头,距今已有800多年。其所生产的瓷器,就是经苎溪桥的驿道和格仔口的渡口运往各地的。因此可以说,水陆交通的发展,促进了周边地区手工业及其他行业的兴盛。官窑创办以后,招集四方工人,开采瓷土(高岭土),取土于附近的小凤冠山、日月山、寿边山以及东林内等十八个地点。工人们披荆斩棘,在挖取瓷土的同时回填地面土,整成田畴,种上五谷。十八处取土点成了窑工们居住的十八个村落,时称碗窑十八社。他们男的打工耕田,女的馈食理家,各执其事。后来由于瓷土挖尽,官窑倒闭,四方来的工人只好耕田为业,扎根繁衍后代。
  埔边、格仔口、碗窑,过去在仁德里下边保,距城西35里。

分享到: 

[ 收藏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