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快递 >> 集美报新闻

文字: | |

百年集美学校之九为了“开拓海洋 挽回海权”

时间:2013-05-18 17:18 阅读人数:

  ◆陈经华
  1919年9月,集美村口来了一个身体魁梧的年轻人。他手提一只皮箱,眼戴眼镜,西装革履,头发梳得油亮,想是番客,可说话带上海口音。他自称是应陈嘉庚先生之聘来集美学校任职的。于是,被带到校主厝见陈嘉庚。
  陈嘉庚热情地请这青年进屋。青年作了自我介绍。他叫冯立民,江苏宝山人,1917年毕业于上海吴淞水产学校。
  “知道,知道。”陈嘉庚高兴地说,“冯先生。日本东京水产讲习所学成归来。欢迎,欢迎! 我们正盼着你来呢。”
  “感谢陈嘉庚先生栽培。要不是您慷慨资助,我也不能到日本留学。”那位叫冯立民的年轻人说。
  早在1917年,陈嘉庚就萌生了创办水产航海学校的念头。他看到我国水域,船舶川行如织,但航权均操洋人手里;世界航业注册,我国竟无资格参加。这是奇耻大辱。他认为要振兴我国航业,巩固海权,一洗久积之国耻,必须培育大批的航海人才。他计划在集美开办一所水产航海教育机构。1917年,他从新加坡致信上海吴淞水产学校,托代聘一二教师。回信说这方面的教师奇缺,但建议,可以资助该校当年毕业的两三位高才生到日本留学,两年后学成回国即可当教师。陈嘉庚满口应承,照办。眼前这个冯立民就是陈嘉庚资助到日本留学的三人之一。
  “还有两位……”陈嘉庚问道。
  “张柱尊和侯朝海。他们也会来的。”冯立民答道。
  陈嘉庚讲了自己对开拓海洋,挽回海权的想法。他一腔爱国热情使初次见面的冯立民大受教育。陈嘉庚又讲了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经营航运业的经历和感受。他说:“海洋有无尽的资源。要开发海洋资源,首先要有人才。”
  陈嘉庚接着便与他谈了创立水产科的设想。陈嘉庚胸有成竹,冯立民觉得目标明确,任务艰巨,对陈嘉庚的宏才大略从心底叹服。
  冯立民遵照陈嘉庚的建议,先后到泉州、漳州一带沿海渔村考察,登上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渔船,深入了解闽南渔业生产及航运情况,特别是闽台间的航运情况。在校,他认真研读,搜集整理各种材料,学校电灯厂停电后,他经常点起油灯继续伏案工作到深夜。最后,他提出筹办水产科的机构及教学设置的设想,招生的办法等等,陈嘉庚甚是满意。
  经过冯立民等人几个月的精心准备,1920年2月,集美学校水产科开办,学制四年。首次招生45名。学生入学资格是:旧制高等小学毕业或具有相当的学历或程度,品行端正,身体健全,经考试录取。开学两个月后,再行甄别,以定去留。招生要求十分严格。
  为鼓励学生学习水产、航海,陈嘉庚规定水产科学生待遇同师范生,学费、膳费、住宿费全免。学生所需的被席蚊帐,一律由学校供给;学校还发给学生统一的制服。
  水产科在居仁楼上课。教室的后墙上方,贴着用美工纸剪成的八个大字“开拓海洋,挽回海权”。那是水产科的办学宗旨。
  冯立民虽然只是一位教员,实际上他是水产科的全权负责人。当年10月,学校便正式聘他为水产科主任。冯立民学有所长,是水产航海方面的专门家,更可贵的是,他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他对校主陈嘉庚“开拓海洋,挽回海权”的办学思想完全认同。他对学生说:“我国海岸线最长,渔产最富,而渔业不甚发达,抚躬自问,惭愧滋深!从今而后,甚望国人当仁不让,急起直追,庶几海疆利益,有挽回之希望也!”
  冯立民多方联系,争取水产航海方面的同学到集美任教,与他一起留学日本的张柱尊和侯朝海也先后到校执教,是水产科的骨干教师;他对学生严格训练,考核要求极为严格,淘汰率极高,第一组招生45名,毕业仅14名,但这些毕业生都是顶呱呱的航海专才,其中多人或由陈嘉庚资助,或自费,到日本留学,学成后大都回母校工作,充实教师队伍;冯立民主张知识与技能并重,重视教学设施的建设,在陈嘉庚的关怀和支持下,水产科于1922年,用陈嘉庚从英国买来的船用引擎,自行设计建造了第一艘实习船,即“集美一号”,1922年和1923年两年间,在厦门荣发造船厂建造端艇三条,分别命名为“祖逖号”、“郑和号”和“海鸥号”。
  冯立民为集美水产航海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和水产科同时于1920年创立的还有商科。陈嘉庚对我国商业的落后状态有切肤之痛。他说“我国商业之不振,推原其故,地非不大也,物非不博也,人非不敏也,资本非不雄而厚也。所独缺者,商人不知商业原理与常识耳。吾人深知此弊,以补救之为法,莫善于兴学。”
  水产科和商科的创立标志着集美实业教育的开始。1921年1月,水产科、商科和中学合称集美学校中学部;同年8月,水产和商科与中学分开,合称实业部。
  ▲集美水产航海教育的奠基人——冯立民。

分享到: 

[ 收藏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