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快递 >> 集美报新闻

文字: | |

一颗真诚心灵的自然流露

时间:2013-03-17 16:59 阅读人数:

  ——读王小林散文特写集《梦影与回声》
  ◆蔡鹤影
  秋风送爽,在一个属于收获的季节,文友王小林赠送他的散文特写作品选——《梦影与回声》。这部文选给繁荣的散文园地增添了春色,散发着清新的温馨。读罢掩卷沉思,感触良多
  王小林是性情中人,少时就钟情于文学。在小学高年级时,就开始习作,到了中学、大学,乃至大学毕业后的各个阶段,更是一发而不可收,孜孜不倦地追求,从不言弃,至今已有三十多年了。继散文诗集《寻找丢失的我》1992年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诗歌散文集《青春的心语》2001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之后,十几年来,他将所见、所闻、所感,付诸笔端,写成一篇篇美文,刋登于诸报刋。为了对散文创作及特写写作作一番回顾,在原有早已编好的文集基础上,他忙中抽暇,将原来的三辑扩充为五辑,算是对自已的文学创作作了一次检阅。
  全书收入作者多年来103篇的散文、特写,共分为5个专辑:《历史的回声》是作者对先烈、先辈及乡贤们的缅怀,它并非全面地描述,而是撷取一人一事或某一个特定的环境和细节,加以渲染铺陈,倾注一腔情感,达到“管中窥豹”,让人领略其风采;《校园的钟声》是作者走进校园,采访了辛勤的园丁和祖国的花朶,描述了妙趣横生的“欢乐校园”,情真意浓,一幅幅师生欢乐图呈现于眼前;《年轻的心声》作者以年轻的心态,叙述在生机勃勃的时代,年轻人的朝气和理想,反映追梦时节,追风少年的“心灵、梦境与潜能”;《喧哗的市声》面对五光十色的社会,作者采写了改革开放后市场繁荣的新气象,写出城市性;《琅琅的书声》除了作者文集的序与跋外,还介绍王亚南与陈嘉庚的著述,这一辑书香扑鼻、镌上心迹的印记。收入这五辑的内容虽各有侧重,手法也迥然不同,但热爱生活的赤子之心,却合着时代的节拍,在字里行间搏动,给人以情的感染、美的享受。
  王小林善于从生活的海洋中掬起朵朵晶莹透亮的浪花,以小见大,从而挖掘生活哲理,折射出繁花似锦的美好生活,展现时代的脉搏。他的散文朴实无华,没有刻意求工,而是真情实感的流露。虽平淡无奇,却韵味颇浓,耐人寻味。他的特写篇幅有限,大都属于“千字文”,但作者却善于熔裁摄神,无论素材的提炼,还是谋篇布局,都着眼于凝练,使得文章有如此的容量和艺术魅力。作者在采访的过程中,遵循“选材要严,开掘要深”(鲁迅语)的原则,以敏锐的洞察力捕捉新闻人物的一些细节,经过认真筛选,加以集中和概括,再现于读者面前,富有动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著名诗人汪国真在评论王小林诗文精品集《青春的心语》时就指出:“十多年时间,足以改变人生的道路,尤其社会有诸多的诱惑和变化……从王小林的散文诗歌,我感到的是一颗真诚心灵的自然流露,坚定的信念,执著的追求,使作者走过数十年的创作之路。”北京大学教授张咏白、原厦门市作家协会主席陈元麟、泉州市作家协会主席、泉州师院教授戴冠青、著名作家傅子玖教授(2010年去世)、厦门资深作家洪泓、谢春池等人,很早就关注王小林的文学创作,并给予充分肯定和较高评价。又时过十余年了,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文学创作越来越边缘化,爬格子者风光不再了,但王小林还是不改初衷,对文学创作仍然默默耕耘着。
  而今,王小林正在散文创作实践中,勇于探索自己的文学道路。我相信:凭着他风华正茂,又兼有厚实的文学创作基础,只要认准目标,奋斗下去,定能坚持不懈地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再上一个新台阶!

分享到: 

[ 收藏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