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快递 >> 集美报新闻

文字: | |

“国强民富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时间:2012-10-14 11:43 阅读人数:

  侨乡集美各界群众期盼党的十八大召开
  “国强民富是我们共同的心愿!”金秋时节,全国人民翘首期盼的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近日来,侨乡集美各界干部群众怀着激动的心情,真切地表达对十八大的关注和期盼。这些殷切期盼与由衷建议,全景式、宽领域、多视角地反映了党的十七大以来集美全区干部群众投身经济社会建设取得的可喜成果。大家表示要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时代主题,以全区正在开展的“工作落实年”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用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苏颖(集美街道银亭社区居委会书记):
  多年来,银亭社区致力于打造“学习型”和“文化型”的社区氛围,满足居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社区拥有文化“五个一工程”,即一首社区之歌、一份社区报、一个社区文化艺术中心、一个社区文化角、一个社区网站,经常利用各种文化设施组织开展文艺、教育、科普、体育、娱乐等活动,得到居民的热烈反响。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我们期盼政府加强文化建设的“主导作用”,一方面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建设好文化活动的场所和设施,让更多的群众能够参与到文化活动中;另一方面,深入挖掘文化底蕴,让文化活动不仅仅是唱唱跳跳,而且能够在道德教育、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上起到积极作用。
  ◆王聪明(省人大代表、市劳模、后溪镇后安村党支部书记):
  全民社保试点,让村里人实现“老无忧”;预留15平方米的用地发展村民入股集体项目,又让失地农民增收有了保障;厦门地铁1号线横穿村里,还将促使全村整体搬迁。这几年来后安村经历得太多,村里因此变化得也很快。早在2004年初,全民社保在村里先行先试,村民到退休年龄就可领取退休金。政府规划用地预留10-15%予以被征地村发展,将这个政策用好用足,村民入股兴建圣果院营运中心配套用房项目,年可分红约1800元。眼下厦门规划地铁又将横跨村里,村庄搬迁因此变美了,村民变富了。期盼十八大召开能有更多针对被征地农村发展经济如集体项目免税等政策出台,惠及失地农民。
  ◆黄如旭(厦门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朝良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当前经济形势下,在厦门投资的台商们普遍遇到企业经营的关键节点,该怎么通过转型升级,让企业生存发展下去,是大家共有的困惑。朝良公司在2007年创立了女包品牌“完美”,致力于打造完美的高品质产品,与不断发展的产业趋势接轨,在品牌经营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不久前,集美区举办了协助业者转型升级培训班,为企业经营者支招,这个做法很好,说明了政府对企业经营者的关注与支持。未来,希望政府出台更多鼓励和扶持政策,提振企业信心。
  ◆钟彩萍(外来务工人员、集美区青工志愿者):
  从龙岩来到厦门打工已经6年了,可以说,我最美好的青春时光都献给了美丽的鹭岛。在这里,我遇到了很多良师益友,从当年懵懂的小女孩一步步成长为职业女性。从事青工志愿服务5年多,我不但帮助了他人,也提升了自己,收获很多。对于未来的期盼,我希望政府能够多考虑外来务工人员的需求,一方面提供更多劳动技能培训,增加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多举办文艺娱乐活动,让外来务工人员能够培养有益身心的兴趣爱好。
  ◆夏敏(集美大学文学院副院长):
  基层群众对党的十八大有很多期盼,其中,收入问题是大家比较关注的一个方面,有好的收入,大家的工作热情才能被激发出来,收入差距太大,社会的不和谐因素就会增加。把工资收入水平拉近,是每个行业的需求,是每个劳动者的呼声。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是政策上要对利益分配有更加合理的阐述;其次,劳动利益的法律保障要加强,特别是对拖欠工资等现象要坚决遏止;最后,政府对税额的分配比例应该更透明,政府每年的税收收入,有多少比例被返还用到百姓身上,应透明公布。希望政府在福利制社会改革上进行尝试和努力,让老百姓通过有尊严的劳动获得收入,同时又能享受完善的社会保障。
  ◆曾金榜(原民盟集美总支主委):
  这几年来各民主党派坚持统一战线,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稳物价、调结构、保民生、促和谐,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接下来,各级各部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需要一如既往地关注农村,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农村去。要重视农村的党风廉政建设,发挥农民群众民主、维权、监督作用,加强农村“三资”监管,全面落实村务公开,切实维护集体和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繁荣稳定。建议十八大能有更加完善的“关于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新举措,如加强乡镇纪检组织建设方面的具体举措。
  ◆钟俊杰(集美区山苏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合作社前身是位于集美区灌口镇东辉村一家主营珍稀特种蔬菜种苗培育、种植与销售,兼营畜禽养殖的民营企业。得益于党的强农惠农政策措施,这几年来先后投资250多万元,引进特菜良种30多个,建成120多亩的特菜种植园,年培育种苗50多万株,年产特菜450多吨,成为全市规模最大的特菜生产基地。特别是去年成立专业合作社后,辐射和带动当地及周边农民直接增收。厦漳泉龙同城化建设吹响号角,这让合作社在田野上看到新希望。期盼政府能像以往召集进岛免费办展一样,组织合作社四城办展,实现多赢;希望当地政府部门能给农民专业合社在用钱、用地、用人成本上,加大扶持力度,帮助减负增收。(郭妮妮 吴会明)

分享到: 

[ 收藏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