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快递 >> 集美报新闻

文字: | |

厦门小刀会与华侨洪门团体

时间:2012-03-10 15:59 阅读人数:

  鸦片战争以后,厦门成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清王朝对帝国主义采取投降,对国内人民则进行残酷的剥削和镇压,引起人民极端不满。与太平天国起义同时期的反抗清朝统治的厦门小刀会起义终于在咸丰三年(1853年)五月十三日爆发。
  起义的组织者和指挥者是海外华侨洪门团体骨干。海外洪门团体早期称“天地会”,是由华侨传到海外的。十八世纪后期,华侨洪门天地会在南洋群岛已很活跃,在马来西亚的槟榔屿,天地会已有义兴、胜兴、海山三个堂口,至1841年会员已有五、六千人。后天地会总堂迁至新加坡,在厦门、客家、潮洲和广东有四个支派。
  厦门小刀会属天地会支派的民间反清秘密组织,是从新加坡天地会传进来的。创造人陈庆真是出生于新加坡的华侨洪门人士。道光三十年(1850年)6月间,陈庆真和暹罗华侨王泉等十二人,在厦门旗杆脚五祖庙内建立小刀会。不久,遭清政府的镇压,陈庆真、王泉等人遂转移到龙溪、海澄和同安三县交界的偏僻山区,重建石鼓堂小刀会。小刀会会员之间互济互助,“入会则上至有城,下至广东,皆有资料相助,免至乏食。”“不数日间入会者已近数万人。”咸丰元年(1851年),兴泉永道张熙宁,中军参将陈胜元等派兵搜捕,陈庆真被捕,严刑不屈,“立毙杖下”。接着小刀会的首领王泉等六十多人被捕,“余党解散”。
  咸丰三年(1853年)春,海澄县归国华侨江源和江发两兄弟“购有洋小刀数百柄,遍赠同类,结为小刀会。”在海澄、同安农村加紧活动,但因事机不密,不久被海澄县令捕杀,激起了广大群众 愤恨。是年值荒旱歉收,清廷官差迫收入钱粮如似虎,终演成官迫民反。众人拥载黄德美(同安锦宅现属龙海市)为首领,揭竿而起。
  1853年5月13日,黄德美乘“闽兵外援内虚”在海澄(现龙海市)发动起义,其叔黄位在灌口黄氏族人聚居的蔡漧、黄巷、庵前(现灌口镇李林村)召集九十九条好汉,庵前盟誓起事与之配合。黄位为首领,黄志信为押粮官司,一举攻下海澄、石码。漳码各地志士闻变纷纷来归,阵容壮大,声势浩荡。黄位率领之义军立即即进占灌口、前场、后溪,大举歼灭清军,后二支义军又攻占漳州府击毙清汀漳龙道文秀总兵曹三祝,连克长泰、同安、安溪、漳浦。小刀会攻打厦门前已拥有一万之众,战船四十余艘,“龙槽”十余艘。18日,起义军分乘乌篷船三十只,进攻厦门,从筼筜港上岸。接着又攻占平和的官溪、诏安的铜山,仅用九天时间,攻下了闽南十一个府县,起义军已拥有三万之众。
  起义军进入厦门后,建立政权,年号天德。黄位自称“汉大明统兵大元帅,以布告示,三令五申保护私人财产、保护华侨利益。指出清政府“贪官污吏酷害民生,真是气运将绝之候,今本帅奉仁义之师,救民伐暴,带旅到日,不许抢掠商民,奸淫妇女。所到之外,秋毫无犯,如有违令,立即按军法从事,不少徇情。”
  厦门小刀会的发展吓坏了清王朝,即速调集兵能二万余名,糜贵响银十八万余两,由前任浙江提督李廷钰率领,福建省巡抚王懿德亲自坐镇泉州指挥,于九月底进攻厦门。初起起义军英勇善战,清军在闽的水师船支几乎全被击毁。后因兵力相差悬殊,求助于太平天国又因宗教信仰不同(天地会属白莲教)不予接受,因“历四十八战,擒斩及附海者以万计”。遂于咸丰八年(1858年)底失败。清兵在厦门登陆后,立即对小刀会起义军和无辜群众进行疯狂屠杀,首领黄德美被杀于厦门城墙下,起义战士大部分为船工,习水性,随黄位退到海上坚持游击战。后逃亡到安南(越南),得到当地华侨洪门团体的接应,在南洋各地落脚。黄志信逃至印尼,立志建军业,后来他根据当地水土,大量天荒,推广种甘蔗,至其子黄仲函时发展成为东南亚糖业大王。据新加坡同安会馆资料称:1858年华人进入新加坡的达11484人,是历来人数最多的一年,其中大部分被认为是从厦门撤退出的洪门小刀会众。
  小刀会起义军分散撤至南洋群岛后,对海外华侨洪门团体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特别是洪门团体的“互相互济”的传统带到海外华侨社会,在团结互助,维护华侨的正当权益方面起了一定作用。今日的中国致公党(前身为华侨洪门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遵循“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十六字方针,一如既往和党风雨同舟。同心同德,推进改革开放。(陈清平)

分享到: 

[ 收藏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