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快递 >> 集美报新闻

文字: | |

文物古迹与开发建设的博弈

时间:2011-10-17 09:25 阅读人数:

  当我们兴奋于开发建设的丰硕成果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浮上台面:许多文物古迹特别是富有历史文脉的古建筑,在大开发的急速步伐中,不仅被忽视,有的甚至被严重毁坏。如何化解这对矛盾?连日来,记者走进集美区灌口镇卡仔塘、后溪镇圣果院,采访相关人士,试图寻找答案……

       卡仔塘:土头垃圾填埋的历史
  推开破旧的铁门,两条狗不停狂吠。要是无人提醒,会以为这是一块普通的待建工地。工地里有个“大坑”,坑内杂草丛生,还立着两堵被绿色遮掩的“墙”。为了细探究竟,只能顺着土头垃圾下到坑内,在杂草中硬闯出一条路。走近一看,两堵“墙”,一是堤坡,一是古桥。恍然大悟:这无水之“坑”,本是卡仔塘!
  宋朝时期,灌口村落集聚,农耕经济发达,卡仔塘便是宋代水利工程的遗存。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民间故事。传说明朝时,卡仔塘里有只田螺,经数百年修炼,成了妖精。他兴洪决堤,要附近百姓送童男童女为祭品供奉他。百姓为逃离着这妖祸背井离乡。同安三义士,和田螺精进行一场恶战,人不敌妖,被淹死在卡仔塘。清元真君得知后,马上带义犬前往,让义犬咬住田螺精的尾巴,然后用“阿弥”石镇压,使其永世不得翻身。为表彰三义士善德,清元真君神灵附在三义士身上,使他们在凤山庙为三大使,永享人间香火。据传,田螺精的壳就安放在凤山庙做香炉,直至抗日时被日军所毁。
  双孔古桥,则是元朝的建筑物。元初,漳泉驿道修建至此,被宽阔的溪水阻隔。当地官员发动村民,夜以继日赶工建桥。虽然桥长只有十五米,但村民们对工程质量要求甚高,所以,该桥精工细作,堪称一绝。它最显著的特点是桥墩砌石严密,连生命力最为顽强的小草也很难从缝隙中钻出。此外,船形的桥墩,还起着分流和缓冲急水的作用。
  “2003年之前,卡仔塘还碧波荡漾,当地村民承包养鱼,夏天还有人在塘里游泳。”集美区政协文史委副主任王进法告诉记者,随着厦门汽车工业城的开发建设,附近村庄的土地大量被征用,“没有耕作,水利工程就荒废了”。2007年,卡仔塘边上修路,路基跟池塘有高差,就往池塘填土。之后,其他工地的土头垃圾也开始往塘里倾倒。
  2007年11月25日,集美区政协文史委课题组在提案中深表痛惜:“我们祖先存留下来的桥墩工艺,民间流传的美好神话,尽悉湮没在无情的历史岁月。”
  好在,我们看到了希望。2008年,厦门市开始综合治理深青溪、瑶山溪。据介绍,最初的规划是对卡仔塘一带的原有河道拓宽疏浚,但现在的防洪标准是50年一遇,大洪峰来的时候,可能会破坏古桥。为保留历史原貌,决定将主河道稍往卡仔塘外侧移,并通过下游建设溢流堰,为卡仔塘营造水面。
  今年年初,灌口小城镇建设-风景湖公园景观改造工程启动,卡仔塘是其中一部分。届时将通过设置栈桥,把公园步行道跟双孔古桥连接起来,人们在这边散步的同时,就能感受古驿道的文化!
  圣果院:现代商贸与传统联姻
  崭新的厦门北站附近,有一座古老的寺庙。寺庙里,有一位87岁高龄的老人。听老人讲“爷爷的爷爷的爷爷……”传下来的故事。
  “我们这个庙,是唐朝时期泉州僧人卓猷始建。当时,厦门岛有个‘泗洲院’,也就是现在的南普陀寺,我们的庙叫‘泗洲堂’。卓猷过世后,寺庙一直没人看管,直到公元1269年,我们的祖宗搬到这带来住。”
  “1278年,在元兵的猛烈攻击下,南宋末代皇帝赵昺南逃。泗洲堂里有棵龙眼树,我们的祖先王西畴就拿龙眼给赵昺吃。赵昺就问这是什么果实,我们祖先不敢讲龙眼,因为‘龙眼’是‘皇帝的眼睛’,就说这是‘圣果’。小皇帝大喜,赐名‘圣果院’。可惜的是,当年‘圣果院’的牌匾在‘破四旧’中毁掉了,现在挂的是后来仿造的。”
  “公元1330年,王西畴的儿子和孙子,开始翻建寺庙。两人先后花了20年,将原来的‘堂’改为‘三殿’。原先泗洲堂供奉的佛祖,我们将其供奉在中间;西边供奉保生大帝;东边供奉我们的祖先‘闽王’王审知,以及他生前的两位得力部将二使、三使。……
  关于圣果院的传说,各个版本略有出入,但这丝毫不影响它的知名度。1990年,圣果院被列入集美第一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1月,新加坡首任民选总统王鼎昌返乡谒祖,特意到圣果院上香礼佛。
  “每年农历十一月十二,信男信女特别多。”珩山华侨联谊会副会长、圣果院管委会主任王永富介绍,珩山原是一个大队,后来分为三个行政村,厦门北站片区的村民均已搬迁,“那一天全回来”,因为村民们对圣果院有着抹不去的情结。
  然而,位于厦门北站商业中心红线范围内的圣果院,是不是也得搬迁?“新建的不可能完全保持原貌,而且离开固有土壤,历史价值势必大打折扣。”王进法说。
  2009年前后,“圣果院商业中心”的命名,让所有为这座寺庙捏了一把汗的人们放下心来。商业中心在规划设计上也独具匠心:紧挨圣果院,将建约1万平方米的商业步行街,采用仿古建筑,作为寺庙风格的延伸,力争做到“传统与现代完美统一,文化与商业和谐交融”。据介绍,整个商业中心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包括商业街、大卖场、酒店等,是厦门北站片区的重要配套项目。
  工程未动,考古先行
  在古迹的保护上,卡仔塘透着希望,圣果院成为典范。但不可否认,随着工业区开发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普遍面临开发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
  “城市开发建设已成为文物保护工作的最大威胁。”王进法指出,不少人群热切地、甚至有些盲目地追求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许多历史文化遗迹,尤其是大量未被政府挂上“国字号”明令保护,散落城镇、乡村各个角落的历史遗迹,面临被拆除、被湮没的危机。
  他举例说,1957年,厦门非但没有修缮清代福建水师提督衙门,反而将其拆毁,在原址上建造厦门最大规模的苏联式建筑———厦门工人文化宫,当该建筑几十年后已具有文物建筑价值时,又于2002年拆毁,兴建现代化的厦门公安局大楼;今天的厦门岛上,美仁宫、水仙宫、将军祠等文物建筑荡然无存,只留下地名供人无奈遐想。
  “开发建设的高速度与文物保护存在抢抓时间的严重问题。当我们还在耗费时间和精力,无休止地探讨哪些文物具有什么历史价值、是否值得保护、需要哪些部门层层审核时,也许只需几天甚至几小时的功夫,老祖宗留存的古迹就在铲车下消失得无影无踪,甚至再也无法复制。”集美区政协委员、灌口中学历史教师杨柳满怀担忧。
  王进法强调:“工程未动,考古先行”。工程规划立项之初,就应邀请文物管理部门参与。建设单位必须提出考古勘探申请,经有关部门审批同意后,才能开发建设。在开发建设中,涉及到文物古迹,应及时调整开发区规划,或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保护文物的目的就是发挥其文化传承作用,让文物在经济浪潮中创造价值。只有更好地发挥作用,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对文物建筑而言更是如此。”集美区政协委员、厦门理工学院文化传播系副主任欧荔建议,将保护传统文物与开发建设的新成果有机结合,设计新颖、时尚、适合各种群体的旅游新路线。
  以灌口为例,游客可以上午参观凤山庙、贞寿牌坊、卡仔塘、井城古城堡、深青驿站、坑内回型土楼,中午品尝灌口农家美食,下午参观现代化工业园。“这不仅能使文物建筑焕发新的生机,也可以调动开发区内企业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到文物保护与合理利用的良性循环轨道上来。”集美区政协委员欧荔如是说。(郑晓强 王文津 刘德英)
分享到: 

[ 收藏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