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快递 >> 集美报新闻

文字: | |

五年之变

时间:2011-07-18 16:30 阅读人数:

  ——写在中共集美区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之际
        引 言
  五年,不过是历史长河里的一阵微澜,但在侨乡集美的版图上却激起了令人眼热心跳的巨变。
  刚刚过去的五年,集美区前行的脚步如风驰电掣。从2006年至今,生产总值从146.2亿元增至285.3亿元,年均递增14.2%。财政总收入从13.02亿元增至40.64亿元,年均递增25.6%,其中:区级财政收入从4.18亿元增至15.15亿元,年均递增29.4%。五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770多亿元,建成区面积由39.6平方公里扩大至54平方公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和9.2%。这组数据背后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在集美取得的骄人成绩:一边是汽车、工程机械、纺织服装等产业链(集群)经济规模加快扩张,一边是服务业发展明显提速,星级酒店、大型商场、品牌餐饮、特色街区、以城市新景观为特色的精品小区一个接着一个地出现,集美,正朝着一个宜居、宜商、宜学、宜业的厦门生态型现代化新城区阔步迈进。今天,集美区第七次党代会胜利召开了,新的五年的号角已经吹响。今天,本报记者专门截取集美发展历程的几个片段,与大家共温集美“蜕变”的精彩故事。
从园博苑到集美新城
  2004年年底,一个消息传来,第六届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将在厦门举办,厦门市委市政府选址集美中洲岛,将在这里征地6.76平方公里,打造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水上大观园。面对这个好消息,人们在欣喜之余,更多的是疑惑:所谓的中洲岛,只不过是上个世纪50年代修建鹰厦铁路时在杏林和集美之间建起集杏海堤将杏林湾和大海隔开后,当时周边居民围湾造地形成的一片滩涂地,除了大大小小无数的鱼虾池,几乎与世隔绝。要在短短两年多时间,在这里建起一座历届面积最大的园博园,谈何容易?
  开弓没有回头箭。数千建设者投入这场我市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征地拆迁难度最复杂的建设战役中,铆足干劲向前冲。规划出来了,园博大道开工了,9座岛屿渐次成型,30多座桥梁各具特色,昔日的滩涂地,经过建设者们巧妙地吹填造地筑岛,渐渐化身为一个集生态、景观、休闲、文化于一体的水上园博园,创造了“厦门速度”。2007年9月23日,集美园博园惊艳亮相,短短12天接待游客40万人次,一个月后成为“百万园博园”。
  这时,又有媒体发出质疑:从中国园博会的举办历史来看,以往的历届园博会都已经“落幕”,而且不少都已“了无痕迹”,厦门园博园凭什么“永不落幕”?这么大的征地拆迁量,失地农民如何生存?集美如何在短时间内将这里打造成三产高度发达的区域经济带?
  事实胜于雄辩。
  第六届中国(厦门)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落幕了,“厦门园林博览苑”却成为厦门一座永久的城市大花园和高规格、高品质的生态旅游度假区,成为厦门引以为傲的烫金名片,它的辐射作用和连锁效应日益显现,一个新城建设的宏伟规划也正在紧锣密鼓地酝酿着。
  2008年4月10日,与园博苑隔水相望的杏林湾商务营运中心隆重奠基,项目总占地1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5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0亿元,将建12幢现代化高层建筑,形成集楼宇经济、商贸业、软件业、研发结算中心、销售展示中心及工业设计等为一体的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化综合性5A级智能商务中心。其中一幢高达250米的超高层写字楼将以福建省的第一高楼成为未来厦门岛外CBD地标性建筑和特色城市景观。
  2010年2月25日,厦门岛内外一体化建设的第一炮在集美打响,集美新城在杏林湾畔正式启动。新城总用地44.2平方公里,规划人口48万人,规划建设成集教育科研、商务运营、生活居住、旅游休闲、交通枢纽功能为一体的环湾生态型新城区。其中,集美新城西亭核心区面积为6平方公里。对于集美而言,这一举措意义重大,如果说,厦门园博苑落户杏林湾,是把原本分属两个行政区的集美、杏林两大片区从地理位置上连为一个整体。那么,集美新城核心区的确立无疑成为一颗勃勃跳动的心脏,源源不断释放着强大动能。于是集美区提出了“一心四片”蝶型发展的城市空间布局。
  2011年1月9日,首批百亿工程16个项目在集美新城开工;5月14日,集美新城又拉开二季度百亿工程建设的帷幕。放眼杏林湾,50多个在建项目让集美新城成为全厦门市最火热的“大战场”。这些项目中,既有通达的路网,又有支撑起新城未来的产业,还有提升人们生活品质的公建项目和景观工程,新城核心区最好的地段则是老百姓的安置房和被拆迁村集体的发展用地。一个最具吸引力、最富创造力、最有亲和力的魅力之城正在显现。
  “七十年代我读中学时,印象中杏林最高的就是工厂的烟囱,几年前,西亭村还是杏林的‘西伯利亚’,没想到,现在全厦门最大的公园就建在家门口,再过不久,我们这个曾经最偏僻的村落将一跃成为繁华的都市核心。”西亭社区支部书记陈育平充满期待。
从后花园到城市门户
  五年前,后溪被誉为集美的城市后花园,最主要的原因是这里是集美唯一的纯农业镇,工业基础薄弱,第三产业更是不成气候。当时,后溪中学已经算是镇上的“最高学府”,不要说坐火车,连搭个公交车都不是很方便。
  现在,后溪镇无论是生活还是创业,都成为厦门的焦点和最炙手可热的地方之一,因为这里紧临以杏林湾核心区为中心的新城区发展带,地处以厦门北站为中心的商务繁荣区,是集美文教区的所在地,是集美区产业结构最为合理的区域,正在努力打造厦门的新地标。
  变化源于准确的定位和对时代形势的清醒研判。上个世纪初,集美经历了一场兴办教育的热潮,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在这里播下了“教育为先”的种子,建起了闻名中外的集美学村。近百年来,从集美走出的莘莘学子可谓不计其数,到了2005年,集美积蓄的教育能量再一次迸发,“集美文教区”这个新的称号进入人们的视线。随着集美新城的规划,集美区委区政府从自身优势出发,划出32平方公里的规划区吸引高校进驻,2005年秋季,厦门理工学院的师生在后溪新校区迎来了开学典礼。随后,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厦门软件职业学院、厦门工商旅游学校、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等相继开学,如今14家高校及科研院所全部入驻,师生达数十万人,高校驻扎的群体效应,不仅让这里书香漫溢,还有和政府、企业形成的“产学研”一体的链条和随之而来的地产、商业等“校区经济”的蓬勃。
  这一变化更源于国家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决策部署。作为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厦门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挥龙头示范作用,就必须跳出厦门岛。站在发展的十字路口,厦门开始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观念突破和地域突围,这一变化首先体现在城市综合交通的规划上。2008年7月1日,厦门最宽的跨海大桥集美大桥通车;8月31日,厦门BRT城市快速公交从第一码头连线集美。9月1日,厦门最长的跨海大桥杏林大桥建成;2010年4月26日,厦门北站在集美后溪建成,福厦高速铁路正式运营,集美跨入“动车时代”。随着今年年底,龙厦铁路、厦深铁路建成通车,厦门北站作为海西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的辐射带动作用将更为凸显。而后溪镇正以厦门北站片区为核心,构筑后溪新城区“一心两翼四轴”的建设格局,努力打造以综合交通枢纽为定位,集高端商贸、现代物流、人居休闲为一体的综合型新城区,使后溪成为名副其实的厦门新的城市门户。
从“冰火两重天”到繁华商圈
  在集美,一条同集路,将侨英街道分成两边,东西两侧经济发展犹如“冰火两重天”。
  西侧是集美台商投资区,经过近十多年的开发建设,这里已有800多家企业入驻,工业产值超过150亿元。大量的外来人口给当地群众带来了滚滚商机,虽然土地全被征用了,但村民们在家“种房子”,租金收入相当可观。我市首个由村民入股投资建设的综合商厦就出现在同集路西侧的叶厝社区,这栋综合商厦共投资700万元,入股的居民534人,每个居民入股1万元,另外村集体参股20%。此后,村民就可从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分红。叶厝社区居委会文化广场周边新形成的街道也迅速繁荣,被称为集美的“中山路”和“不夜城”。
  相比之下,东侧的东安、凤林等社区则显得冷冷清清。究其原因,是因为同集路车流量大,又没有过街天桥,即使房租比较便宜,也少有企业员工愿意穿过马路到东侧来居住。没有人流,自然生意也做不起来。
  如何把“冰”变成“火”?2008年开始,集美全面启动现代服务业大发展,已经没有土地可供发展工业的侨英街道抓住机遇,提出以集北新城区为平台,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集商贸、金融、居住、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现代化休闲新城的发展战略。在集美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侨英街道以同集路东侧、乐海路周边,嘉庚体育馆为中心,建设方圆二平方公里的侨英商业广场。2009年8月,全国连锁商业企业人人乐超市落户侨英街道,并将这里定为企业在福建省的总部,结束了侨英街道没有大型购物商场的历史。2010年9月28日,营业面积12.8万平方米的厦门喜盈门建材家具广场在侨英商业广场正式开门营业,已吸引了1000多家建材家具国际国内品牌商家聚集,签约入驻品牌涵盖了众多一线知名品牌。紧接着,新华都、宝姿、国贸商城、巴黎春天奥特莱斯等大型高品位服务业也相继落户两侧的侨英商业广场,共同将这里打造成厦门乃至海峡西岸经济区规模最大、档次最高、配套最齐全的大型综合商业体之一,“冰”终于变成“火”。
  侨英商圈的崛起,打破了集美人大宗购物要到岛内的思维模式,如今,在集美区的六个镇街,都有一批正在建设建设或即将投入使用的商贸区。交通便捷、环境优美、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日益汇聚的集美以其蕴藏的巨大商机成为厦门服务业发展最炙手可热的区域。 
从为民办实事项目到“绿洲计划”
  居住在集美,是幸福的。这幸福感,来自民生需求与社会认同的双重满足。
  “实行岛内外一体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让百姓受益,只有让百姓共享发展的成果,城市才能实现良性循环,才能吸引人、留住人。”在接受各级媒体采访时,集美区区委书记倪超多次谈到这个理念。为了实现这个目的,集美区每年都会设立一批为民办实事项目,每年也都会陆续出台一些惠民保障政策,仅2008年集美区就建立了社会救助对象认证制度、困难家庭教育救助办法、困难老人生活补助办法、临时生活困难救助办法、医疗救助办法等14项惠民保障政策,共投入财政资金4000多万元。为了把分散在各部门的救助资源有效整合起来,形成合力。集美区开始实施“绿洲计划”,把近年来区里出台的近40项救助政策措施进行重新梳理,纳入到社会救助民心工程“绿洲计划”中来,并适应实际情况发展需要而不断充实、完善,使之成为一个相互衔接配套的社会救助体系。
  五年来,集美区累计财政投入社会事业和民生工程86.06亿元,交通难、住房难、就学难、就医难得到有效缓解,获得全国十大最关爱民生的县(市、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六连冠、全国平安畅通县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四连冠、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区、全国残疾人康复示范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幼儿教育先进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和全省文明城区、全省文化先进区等10多项殊荣,教育工作省级督导评估荣获全省最高分。
  五年,弹指一挥间。五年之变,历史自有人评说。(陈季玉 王文津)
  ▲昔日海埔盐碱滩,今日已崛起园博苑与集美新城,成为厦门又一道靓丽的滨海风景线。(王文津/摄)
分享到: 

[ 收藏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