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快递 >> 集美报新闻

文字: | |

王吉成:古法烘焙让龙眼“保鲜”

时间:2010-11-07 08:32 阅读人数: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龙眼价格一路下滑跌至每公斤1到2元,批发价甚至不足1元。很多人选择了放弃。认死理的后溪镇果农王吉成不仅没有被吓倒,反而把人家弃荒的龙眼林承包了下来,将种植面积增加到200余亩。2003年开始,王吉成大举“高接换种”,一股脑儿将自家林场里的龙眼树全换成了“凤梨穗”。不仅如此,王吉成还四处“挖角”,请来了有经验的林场管理员和龙眼烘焙师,双管齐下。他告诉记者,第一年因为嫁接减产林场亏损,第二年龙眼竟然销售一空。
  产量增加了,价格上去了,种植龙眼二十年的王吉成苦尽甘来,赚了个盆满钵满。王吉成的家人说,王吉成打小话不多,碰到事儿就爱自己琢磨。2006年,望着满山的“凤梨穗”,王吉成又有了新思路。为了防范于未然,他决定用古法烘焙“凤梨穗”,让“凤梨穗”保有鲜丽的外壳。龙眼又称桂圆,古时有南方“桂圆”北“人参”之美誉。古法烘焙即不用电烤而用碳烘,这样的技术不仅需要大场地,也更花时间更耗成本。不理会家人的阻挠,王吉成再次投资,建起了烘培池和3个大冷库。在烘焙基地,记者看到水泥构建的烘焙池,池边烧着炭火,鼓风机将炭温吹入池底,池内架着竹板,“凤梨穗”整枝整枝地被打成一包一包的平放在竹板上,舒服地享受着“桑拿浴”。烘焙半干的则送到输送带上进行捡枝处理,之后还需经过个头挑选、分装入纸箱才能送入冷库保存。古法烘焙省却剪枝这一工序,没有直接接触明火可以保持“凤梨穗”的原味,破果也少。由于四斤鲜果才能出一斤干果,“凤梨穗”经过这样的烘焙,顿时身价倍增成为桂圆家族中的极品,每公斤干果市场价可达80至100元,比“水涨”、“赤壳”等老品种高出五六倍。
  王吉成有个小小的心愿,那就是要把东锦果林场打造成内陆地区桂圆干货第一品牌。如今爱想事儿的王吉成正为自家的“凤梨穗”注册商标而忙碌着。墙内开花墙外香,王吉成说,一些日本、韩国客商闻风而动,想拿地区代理。预计两年后,这些小小的“凤梨穗”将带着他走出国门。(刘德英)

分享到: 

[ 收藏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