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快递 >> 集美报新闻

文字: | |

和春之春(散文)

时间:2011-02-20 08:44 阅读人数:

  和春是华安县的一个小山村,海拔1300米,有闽南“小西藏”之称。由漳州城区前往和春约摸120公里,顶着正午烈阳攀行在弯曲成Z字形的山道上,从山底仰首,山胸道痕隐约可见。蔚蓝的天空下几朵浮云,骄傲地扭动着飘逸的身姿自由遨翔。山道两旁翠绿的竹海,风过,碧浪,摇摇曳曳,婷婷娉娉,如一群豆寇少女,展示着秀容玉貌。令我疑惑的是,通往和春之途,几乎看不见别的村庄,无异一条人间仙道。少有的过往车辆,不见人迹的空旷。车愈行高,风愈清凉。索性开了窗门,任由山风林气润我鼻咽,拂我心躁,情不自禁地深吸,似将内腹积洉已久的浊气排放。景致且不说,更因一群才子佳人,欢声笑颜,遗留足迹千古万年。耳腹微感鸣痒,可见这海拔之高绝非虚空。不知盘旋了几道山坳,不知抛洒了几多笑语,远处一条火红横幅飘扬在山庄进口,渐行渐晰:欢迎省、市、县作家光临和春。年轻俊雅的村长与书记带领一大群当地的文友早已在村口翘候,一行几十人介绍完毕,才知道我是唯一无以冠职的“游友”,不由暗自庆幸这难得佳机。
  这个仙乡既无旅社更无宾馆,晚餐由当地领导事先安排于一户农家。我好奇探视,一样见不着风扇,也无空调设备。菜肴均为农家本土特色的家常烹煮,但是味道绝不亚于高级酒楼。文人总比常人淘气,摒除繁文缛节,举着碗筷跑到庭院,三三两两边吃边逗闹,大有回到童年之趣。最神迷的是专门为我们而设的当地民俗篝火歌舞,落于村庄中间一块晒谷场,旁有一间低矮庙宇。夜幕低垂,我们围坐在一团烈烈焰焰的篝火旁,整个村庄大大小小的村民全部聚集在我们外围,一同聆听铿锵的女声独唱与优美的葫芦丝,还有十分玩味的主持人将整个晚会互动得分外精彩。直至深夜,欢声似乎依然萦绕于耳……
  是夜,我们分散借住于各家。原以为如此高山上农户家设备简易,不曾想,在我惶惶疑虑踏进门后,方知我大错也!但见砖墙洁净,吊灯高雅,楼底客厅红木沙发茶具香案一应俱全。扶栏而上,却又见客厅一套高级软皮沙发,三个卧房均是雅致摆设,特别是卫生间,其住宅设备与城市居民毫无二致,可见和春的农家生活质量。不过却有一样没有改变,还是不见风扇与空调,自然是非农家购置不起,而是和春的地理地貌根本用不上这些防暑降温的现代化电器。寂暗,唯有蛙声阵阵,我洁面素衣独立在宽敞的阳台。极目环望,疏星点点,月儿害羞的躲进云层里,找仙子姑娘游戏去了。怡风拂面,想像白衣俊郎翩翩骑马而来,我跃身上马,依偎呢喃,相执扬鞭而去……
  次晨,我在一声声悦耳的鸡啼声中醒来,久违了的天籁之音。透过朦胧的晨光,已隐约见到一座座三二层楼房伫立在绵延深山之间,一些家户的房顶之上飘渺着袅袅炊烟,随清凉的晨风徐徐飘散。更有三五成群的农人在不远处锄地施肥,好一幅田园风光。我多么想化为一只蝴蝶,煽动我迷人的双翼,贪婪地缀吮竹露;又多么想化为一只雀燕,飘逸我轻盈的羽毛,从容地停栖竹枝。这不由让我想起刘禹锡的一首春词: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屋沿禾苗青青,蛙声起伏,怱然涌起少年的记忆。恍惚中自己清晨牵着牛,走在田埂上,牛偶尔伸长脖子偷吃一口稻苗,我狠狠的紧拉缰绳,内心惶惶地快步离开,生怕被稻田的主人一顿训斥。
  和春村的诸多宗祠与众多古树便坐落于田野之中,只见千年宗祠与苍天古树交头接耳,仿佛在诉说着各自的历史和情事。整个村子条条小道通各家,我们无论走在哪里,都可通往村口车道。一条窄窄的坑流缓缓向东,唱着柔和的歌声。最令人惊叹的是,在状元桥头纵身一跃,便将玉体化为百米瀑布,那么义无反顾,那么在所不惜,粉身碎骨只为博取游人一声喝彩。如仙子的白色袖管,洋洋洒洒……
  站在山腰茶园,清风阵阵送芬芳。牛古仑日出已冉冉升空,杜鹃花季乃清明时节,唯待来年重游见芳姿。艳阳高照的日子,云雾也偷跑去天庭约会了。唯有茶林小屋中的千年古悬棺,静静地倘佯在岁月的风雨中,永佑和春的农工财运兴旺,和春的农作物风调雨顺,更希望漳州市的作家们能藉和春这块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传世之作。
  物华安居年年顺,人和春晖事事酬。和春,林葱竹翠圣仙景,蝶舞雀鸣桃园地。和春,一个永远春天般的村庄;和春,一个让我定格成诗意的春庄;和春,一个让我恒久怀想与回望的春庄……(怡霖)

分享到: 

[ 收藏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