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快递 >> 集美报新闻

文字: | |

区委关于制定集美区十二五规划《建议》出台

时间:2011-01-03 09:08 阅读人数:

  《建议》提出,十二五期间集美区应该坚持“一个战略”,力求“两个突破”,加快“三个提升”,实现“四大目标”,把握“五大原则”的方针

  未来五年,集美区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从集美的实际出发,持续提升拓展,突出“加速城市化、实现新跨越”的主基调,在“好”字上求突破,在“快”字上下功夫,奋力争当岛外新城形象区、争当产业发展活力区、争当科教文化繁荣区、争当社会和谐示范区、争当党的建设先进区,加快建设集美新城,为厦门在海西建设中发挥龙头示范作用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在12月30日举行的中共集美区委六届十九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区委书记黄锦坤代表区委常委会回顾和总结了2010年和过去五年的工作,全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厦门市集美区委关于制定集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侨乡集美的经济社会发展勾勒出了未来五年的美好前景。
  区委全委会审议和通过的《建议》共分为七大部分。一是坚定信心,正确研制集美区情。二是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全力推进科学发展新跨越。三是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在争当岛外新城形象区上致力先行与提升。四是加快建设好台商投资区,在争当产业发展活力区上致力先行与提升。五是加快打造文教品牌,在争当科教文化繁荣区上致力先行与提升。六是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争当社会和谐示范区上致力先行与提升。七是着力加强党的建设,在争当党的建设先进区上致力先行与提升。
  《建议》提出,集美区“十二五”规划目标必须坚持“一个战略”,力求“两个突破”,加快“三个提升”,实现“四大目标”,把握“五大原则”的方针。“一个战略”,即坚定不移地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围绕建设生态型文教旅游区和创新型高新产业区,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努力建设文化品位高尚、人居环境优美、创业条件优越、功能配套完善的滨海临湾现代新城。“两个突破”,即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绿色发展上力求突破;大力推进集美新城建设,进一步增强城市集聚辐射功能,在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上求突破。“三个提升”,即全面提升工业区、文教区、新城区三大平台的发展水平。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做大做强海西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突出发展融产学研为一体的知识产业,打造文教强区品牌。加快“一心四片”拓展,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功能,不断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四大目标”,即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城乡一体化取得显著进展,社会建设管理明显加强,民计民生进一步改善。“五大要求”,即结构调整优化,项目投资推动,改革创新带动,城乡统筹协调,社会和谐构建。
  在主要经济指标上,《建议》提出到2015年,全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和区级财政收入实现翻番,五年内累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50亿元,基本建成覆盖全域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网络体系,城市综合功能显著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大为改善,城乡面貌发生根本变化,基本建成新城核心区、集美片区和杏林片区,灌口片区和后溪片区初具规模。
  围绕“奋力争当五个区”的五年发展目标,《建议》提出“五个先行与提升”,即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在争当岛外新城形象区上致力先行与提升;加快建设好台商投资区,在争当产业发展活力区上致力先行与提升;加快打造文教品牌,在争当科教文化繁荣区上致力先行与提升;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争当社会和谐示范区上致力先行与提升;着力加强党的建设,在争当党的建设先进区上致力先行与提升。(集美报 陈季玉)
  新闻链接>>>>
  集美区“十一五”成绩单

  十一五”时期,是侨乡集美改革开放以来建设和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经济保持较快发展,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全区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146.2亿元增至2010年的285亿元,年均递增14%,占全市GDP的比重从14.2%上升至2010年15%。工业总产值从358亿元增至670亿元,年均递增13.4%。财政总收入从13.08亿元增至40.86亿元,年均递增26%,其中区级财政收入从4.18亿元增至15.1亿元,年均递增2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突破77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累计实现13亿美元,均比预期翻了一番。
  2、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厦门北站、集美大桥、杏林大桥、集美大道、海翔大道等一大批重大交通项目基本建成,文体场馆、教育、医疗卫生、园林绿化、商业网点等一大批彰显城市特色、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公用配套设施相继建成投入使用。确立“一心四片”发展的城市大框架,按照“四高”标准完成新城规划编制,以杏林湾片区为重点的新城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综合保障能力和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城市建成区面积从39.6平方公里扩至53.65平方公里。累计投入1.3亿元实施旧村改造新村建设,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
  3、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突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汽车、工程机械、纺织服装等产业链(集群)经济规模加快扩张,服务业发展明显提速,三次产业比重从1.32:65.41:33.27调整至0.81:61.23:37.9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明显提高,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六连冠”。污染减排任务提前完成,生态建设力度加大。
  4、高度关注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得到较多实惠。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高水平通过“双高普九”、省“对县督导”,幼儿教育、职业教育跻身全国先进行列。城乡文化繁荣发展,获评“全省文化先进区”。城乡公共卫生体系加快构建,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创业活力明显增强。率先推行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创新“老无忧”养老保险贷款参保模式,实现全民医保,社会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实施“绿洲计划”,社会救助帮扶体系不断完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和9.2%,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5、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区镇(街)财政体制改革、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不断深化,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对台交流合作不断拓展深化,国有、外资、民营经济竞相发展,所有制结构进一步优化。依法治区不断推进,“平安集美”建设持续深化。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双拥工作成绩显著,荣获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和省双拥模范区“六连冠”殊荣。人口与计生、老龄和残疾人事业等其他工作取得新成效。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明显提升。(陈季玉)
  图片说明:十一五期间,集美大力推进城市化建设,一批社会保障性住房和安置房竣工.(王文津 摄)

分享到: 

[ 收藏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