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快递 >> 集美报新闻

文字: | |

从教50年的回忆 (二)

时间:2010-04-25 17:01 阅读人数:

   ◆王毅林
  1973年春,我离开厦门一中到集美中学任校长,1975年又调任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1981年再调任市政府文教办副主任、副书记,1983年后任市政协秘书长、副主席。
  “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大批教师离开学校,下放农村,学校正常工作受到极大影响。1975年期间正是“文化大革命”后期,“左”的思潮非常严重,我当时冒着风险,冲破阻力,把数十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调回学校从事教育工作,正如当时一些教师所说的“有求必应”。
  1981年9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创办鹭江职业大学。吴星峰市长在市政府办公会议上作出决定,江平副市长指定我负责筹备工作。我协助江平副市长做具体工作,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创办鹭江大学宗旨,采取自费走读、不包分配的方针,专业设置、课程安排与学生就业,则根据经济特区的实际需要,进行大胆改革,自主创新。由地方政府创办职业大学,在全国是首创。学校自1981年9月创办以来,只用几年时间,就为厦门经济特区培养一大批急需的人才。厦门创办鹭江职业大学,是教育体制改革创新的一个成功范例。后来市政府又在杏林工业区创办厦门第十中学。
  改革开放以来,我先后担任厦门一中、集美中学、集美校友总会等校友会理事长时间长达20多年。1986年我又在市政协创办厦门市政协各校校友联络处工作机构,指导各校校友开展工作。改革开放前,我市仅有几所私立学校成立校友会组织,经过组织宣传发动,本市发展建立包括大学、中学、中专和个别小学在内的校友会组织共30多个。学校校友会这支民间使者的大军,成为我市联系港、澳、台和海外侨胞的桥梁,成为相互间感情的纽带,为祖国、家乡和母校的建设发展,发挥了不可磨灭的巨大作用。
  我感受最深的是担任集美学校校友总会理事长,颂扬、实践陈嘉庚教育思想,为集美学校办好事。1992年,经市委同意,我担任集美校友总会理事长,长达十一年。我认真学习陈嘉庚光辉伟大思想,深深体会到:如果没有陈嘉庚创办的集美学校,就没有像我这样拥有大学学历的学生;如果没有陈嘉庚创办集美学校的“革命摇篮”,就没有像我今天这样具有共产党员光荣称号的一批干部。我怀着对校主陈嘉庚的深情厚意,写了一篇感恩陈嘉庚的文章《陈嘉庚的光辉永照人间》,分别在《厦门日报》和香港《文汇报》全文刊登。我更加深刻体会到:陈嘉庚的光辉,永远照亮我的心坎。我后来在十多年间,先后写了弘扬陈嘉庚精神的文章20多篇。其中《陈嘉庚的教育观和办学的特色》、《陈嘉庚是科学兴国的先行者》、《陈嘉庚是倡导“教育立国、科学建国”的先驱》等,把对陈嘉庚光辉形象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在中共厦门市委党史研究室的支持和帮助下,我还主持编写出版《陈嘉庚研究丛书》、《集美学校校友名人录》(上集),支持指导集美中学制作《陈嘉庚与集美中学》专题电视记录片,反映良好。
  我任集美校友总会理事长期间,亲眼看到陈嘉庚亲自创办的集美学校中、小学和幼稚园,受到十年“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又长期失修,多座教学大楼已成为危房,对此学校师生和广大校友很有意见。为此我曾多次向市委、市政府反映,提出建议。时任厦门市市长的洪永世和常务副市长陈维钦高度重视,采取运用集友银行红利股息和市政府投入大笔资金等方法,先后修复集美幼儿园,重建集美小学,新建集美中学科技大楼,修复集美中学延平楼、黎明楼、南薰楼和道南楼四栋大楼,为修复集美校园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大事。
  1992年我受市委统战部的委托,到香港参加陈嘉庚国际学会。返厦之前,陈共存先生告诉我,他已改变过去不同意创建集美大学的主张,现在同意了,要我回厦后向集美学校领导转达,并要求组织师生座谈,以统一认识。我回集美之后,多次召开座谈会,大家一致要求迅速创办集美大学,不久省、市委就做出了创办集美大学的决定。我这次香港之行,实际上是解决了过去对创办集美大学久议不决的关键问题。集美大学的创办,又成为我市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又一个成功实践。集美大学创办十多年来的大发展、大变化、大提高,充分说明陈嘉庚倡办集美大学的建议是非常正确的。
  我在学习陈嘉庚教育思想中,深深领悟到他一向重视学校领导班子的建设。他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严选校长和良师”;他认为“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为此,我离休后十几年来,一直对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十分重视。曾专门对集美中学、厦门一中和市教育局的班子建设,向市委、市政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推荐人选,取得较好的效果。总之,我是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大事、好事。
  1987年12月我光荣离休。我离开学校至今有30多年了,我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对教育有深厚的感情,深深体会到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始终心系教育,尽力为厦门教育做好事。至今,学校的老师、校友,一直称呼我为王校长。这是对我的肯定、对我的尊重,也是我的光荣。我也认识到:教师是传播人类文明的先行者;教育工作关系党和国家的未来,是党和国家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基础性工程。俗语说:根深叶茂,本固枝繁,很有道理的。
  (作者为原厦门市政协副主席、原集美校友总会理事长)
分享到: 

[ 收藏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