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快递 >> 集美报新闻

文字: | |

集美兑山:将军故里展新姿

时间:2010-04-19 16:42 阅读人数:

  在厦门市集美区北边,有一个北靠天马山,南临杏林湾的小村落,她就是曾经养育出三位抗日名将的兑山村;也是今日台湾旺族芦洲李氏的祖居地。而今,集美新城规划已跃然纸上,昔日以农为生的村庄正化蛹成蝶,跨步走进新时代——

  海埔田上建起新型高校社区

  登天马山凭栏鸟瞰,兑山社区城市新貌尽显。新楼房鳞次栉比,安置房小区、滨水保障性住房小区、华侨大学厦门校区星罗棋布,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交通四通八达,集美大道、海翔大道、BRT大道横越而过,把旧有村落与集美新城、厦门市区、翔安新城等紧密相连;公共交通畅顺发达,50路、54路、609路、BRT等区间车、市区车在城市大动脉上奔驰……好一派繁华景象!今日兑山,天马山郁郁葱葱,杏林湾碧波荡漾,在湖光山色交相辉映下城市化社区正慢慢成型。
  兑山的开发始于南宋理宗时期。当时,李仲文——兑山李氏开基祖由同安仙店迁入今日兑山(时称地山),他带领李氏族人在这片靠山临海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并将兑山李氏发展成为同安旺族。1955年,国家为兴建鹰厦铁路,动工在集美杏林之间建一道海堤——集杏海堤。集杏海堤建成后,兑山失去了临海优势,码头成了海埔田,成了纯粹农业耕种社会。2003年,厦门市进行区划调整,决定沿杏林湾打造28平方公里的大学城,把集美建设成为文教区。自此以后,兑山迎来了大面积拆迁、全面失地、整体搬迁等社会巨变。为了集美文教区的建设需要,兑山村民舍小家为国家,4000多户村民主动交房交地,支持国家建设,至今4000多亩土地被征用,9个村民小组8个自然村的房屋近20万平米被拆迁。
  斗转星移,时光荏苒。经过数年持续不断的开发与建设,在各省市区重点工程的带动下,兑山原有的海埔田盐碱地、旧有的农田小街巷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林立的高楼和现代化的生活小区。总投资16亿元的华侨大学厦门校区依着集美大道,戴博士帽的“龙”形综合楼成为兑山新地标,迎来全国各地万名学子,图书馆、学术报告厅、风格迥异的学生公寓楼、绿荫赛场与尚未拆迁的村庄毗邻而建,让人恍如隔世;总投资9.6亿元的滨水保障性住房小区,34幢现代化住宅楼巍然屹立在杏林湾畔,谁能想到这里曾是知青劳作过的盐碱地。嫩绿色的外墙、瓦蓝色的坡屋顶,玻璃窗映衬着典雅的铁艺栏杆,天马山下一字排开的兑山村民的新住所——兑山安置房小区,那里将规划完善的商业城、公园、幼儿园、服务楼、清洁楼等生活设施。

  “泥腿子”投身三产服务业

  在海翔大道边上,有家农家山庄,山庄依山而建,绿树成荫,饲养、出售、加工土鸡土鸭成为远近的美味佳肴。庄主是兑山的5名失地农民。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农庄原本是5个兑山人的机砖厂,年产各类机砖2000多万块。然而在大开发大建设中,机砖厂让路于海翔大道的建设。在集美区推进服务业的时候,几个人一合计决定“重操旧业”,拿出以前种田养鸡的本领,就地重新上岗,办起了这家“海翔美食园”。
  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住进安置房过上城里人的生活,老人们有了低保金,而那些年轻人、中年人毅然决然地迎接着新生活。他们不叫苦,不喊累,默默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兑山精神——移民者的开拓精神。以前,兑山祖祖辈辈地生活在里,他们靠着讨小海、建鱼池养鱼养虾、贩售鸡鸭、种植甘蔗等经济作物为生,生活自给自足。他们当中有少部分人有着较强的经商意识,在英埭头的靠海小码头经营些小生意,建起兑山街。时过境迁,面对生活挑战兑山人迎面直击。有的进入企业成为产业大军中的一员,有的进入高校成为服务师生的校工,有的开起网吧、五金店、美容院、超市、服装连锁店、洗车店当起店老板,有的购置了土方车、的士等当起车老大。一位76岁的老人告诉记者,生活是一步步过出来。老人家里6亩地全部被征,于是他拿着补偿款在几年前来到英埭头开起五金杂货店,带着妻子孩子一同创业,从一间40平米不到的门面不断扩大经营面积,至今生意红火拥有有3个铺面100多平米,店里出售洗浴设备、小家电、五金耗材等,所售之物多达数千种。如今,兑山每家每户至少有一人实现劳动力安置转移,社区每人年平均收入在万元左右。

  民俗文化红红火火

  每年正月初八是兑山李氏民俗节日。为祈求贡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兑山李氏一直以来信奉着保生大帝。清雍正、乾隆年代,兑山李氏十四及十五世开始迁入台湾台北芦洲等地,繁衍成为台湾著名的芦洲李氏,随他们渡海的还有保生大帝的分炉。因此,台湾芦洲李氏与集美兑山李氏同宗同缘。随着闽台交流的日益深入,在各方推动下,该活动已成为海峡两岸李氏宗亲交流乡情乡谊的平台。
  每年正月初八,民众会将庙里众神像请出巡游附近社里、社区,所到之处鞭炮声响四起,场面热闹非凡。社区里保生大帝巡游,而广场上,居民篮球赛打得正酣。兑山社区主任李水团告诉记者,自打进入大规模征地拆迁以来,村民的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开始文明过节。以前,除了正月初八,各个村民小组还要过自己的封建日,从农历七月一直持续过到中秋。那个时候,每家每户都要备上各种祭品到祖庙、宗祠里烧香,鞭炮声不断。由于以前交通不便、通讯不畅,每家每户就利用这个时间段和亲朋好友聚一聚。为此就要大肆宴请,少则千元,多则数万不等,吃喝之风盛行。村改居以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的一些意识也在增加强。现在,社区只过一个节,那就是正月初八,入住安置房小区的家家户户走出家门,聚到社区广场上一起热闹一翻,打打球,唱唱歌,不仅氛围好,而且也联络乡情。(刘德英)
  ▲高楼栉比的集美区兑山村农民新居。(王文津/摄)

分享到: 

[ 收藏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