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快递 >> 集美报新闻

文字: | |

怀念“自行车时代”

时间:2010-03-08 17:08 阅读人数:

  纪斯超 

  步入集美街头,各种汽车有如过江之鲫,让人头昏眼花。于是,我怀念起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集美学村的学习环境。那时学村的对外路口均树立两根石柱,以免汽车进入学村。学村内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物质运输则靠板车(两轮人力车)。学村内空气清新,环境幽静,不但创造了优良的学习环境,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应该感谢嘉庚先生卓识的教育理念。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学村的交通工具也主要是靠自行车,因为学村员工的居住地点与工作地点的距离一般只有两三里。九十年代,学村的路上摩托车越来越多,空气污染加噪声,学村的学习环境明显变差。本世纪以来则汽车越来越多(摩托车也未见减少),许多居住集美、离工作地点不远的员工也都买了汽车。学村的石鼓路上常有堵车,居住小区内的马路上常停满了汽车,加上时常可见的冒黑烟的公交车,空气质量也越来越差,据说厦门空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是福建省平均水平的两倍。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提高,汽车还有继续增加的趋势。在人们的心目中,汽车似乎就代表着先进和富裕,自行车则代表着落后和贫穷。自行车时代看来一去不复返了!许多人都将原有的自行车打入了“冷宫”。

  然而,前不久从报道哥本哈根世界环境会议的电视画面中,又唤起了我对自行车交通的希望。哥本哈根的市民在寒风中骑着自行车上班,骑着三轮车送孩子,那场面就象改革开放前我国北方一些公共交通落后的城市的上班路上。难道最发达最富有的国家之一的丹麦人在过足了私家车瘾、坐烦了公交车之后,要换换“口味”,改骑自行车了吗?不是的,据说他们也是经过了激烈的辩论之后,以人为本、更加健康文明的后工业化时代的生活方式终于被多数人所接受,才实现了自行车优先的交通环境。

  经济建设可以跨越式的发展,生活方式也应该可以跨越式的向健康文明的方向改变。后来者可以吸取先行者的经验,少走弯路。难道要等车满为患,空气品质极其低下,石化能源非常紧缺之后才来改变吗?

  作为陈嘉庚先生的故乡,又是我省重点旅游景点之一的集美学村应该可以走得快一点,为我市、我省作出榜样,在学村内实行绿色交通,实行免费(或低收费)的自行车租用和清洁能源的公共交通,重建学村优良的学习生活环境,为游客展现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购置免费(或低收费)租用的自行车的资金可以发动广大离退休人员捐款,各学校和政府再出资一些。有集美区政府的强力推动,有广大师生员工的支持,实现集美学村的绿色交通一定会到来。(作者为集大退休教师)

分享到: 

[ 收藏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