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快递 >> 集美报新闻

文字: | |

一个两代人的家庭故事

时间:2009-11-02 10:04 阅读人数:

  ——小记港头村96岁的颜奉宜与72岁儿子颜德文

  在侨乡集美后溪镇天马华侨农场对面,有一个叫港头的小村,今年96岁的颜奉宜背诵《愚公移山》仍口齿伶俐,72岁的儿子颜德文则写下200万字的日记和7000首诗歌,俨然像个书香门第。昨天,踏着重阳节的脚步,记者来到港头村专访这家两代人的故事。

  当民工 父子俩同修海堤建水库

  走过一个世纪,见证中华大地巨变,今年96岁的颜奉宜不胜唏嘘。五十年前,他家屋前原先是一片汪洋,海水常常淹到家门口,1955年,一场兴建集杏海堤的水利战役打响了。颜奉宜当值壮年,父子俩与乡亲们一起响应政府号召,报名参加了民工队伍。当时,就在海边搭棚子,从几里外的山上挖土,挑石,再到堤岸填海,天天都是天还没亮就开始干活,一直到满天繁星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棚子里倒头就睡。如此奋战一年多,这条2820米长的花岗岩石砌海堤终于建成,这片浅水滩地,经过泡淡改造成了海埔稻田(盐碱地)。第二年,政府号召修建坂头水库,颜奉宜父子相信建坂头水库有两大好处:第一是可以灌溉20万亩田,一直到灌口、集美;第二是可以供厦门人民吃水。父子俩又主动参与坂头水库的建设,上工地,挖土、拉车、打夯,每天工作超过14小时。尽管艰苦,每天累得腰酸背疼,但是一想到自己可以为家乡人民做点事,那些疼痛对于颜奉宜而言就不算什么了。大家秉着“自力更生战胜干旱”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才保证了现在集美50万人口的生活饮用水源。最令颜奉宜自豪的还有他曾担任陈嘉庚先生的通讯员。抗战爆发,集美中学搬到安溪文庙,路途遥远,交通不方便,他常奔跑于安溪与同安之间,为陈嘉庚传送文件。

  读诗书 颜德文成为大庆油田第一代电脑工程师

  1959年,颜德文考入了厦门大学数学系,主学电脑软件,是港头村的第一个大学生。1964年,厦大毕业后,颜德文与同学们一起去了大庆油田。这不是19世纪的美国,人们在财富的驱使下,前往广阔的腹地,去探寻涌动在地下的黑金。这是60年代初的中国,一个同样与众不同的国度,当时我国还很穷,又遇上连续三年自然灾害,再加上美帝国主义在各方面封锁我们,“老大哥”又逼债,赫鲁晓夫断言,无论中国怎样发愤图强,都解决不了两个问题:原子弹和石油。关于石油,他威胁说:我不给你们石油,不用7天,你们的飞机就上不了天,军舰就下不了海,坦克也别想开得动。他想卡我们的脖子,但是中国人民有革命志气。对一种意识形态的狂热和对一个崭新国家未来的向往让颜德文坐了5天半的火车到达了大庆油田龙凤车站。迎接他的是青天一顶,覆盖着白茫茫的冰天雪地一片,满目荒凉,气候酷寒,最冷时达零下40多摄氏度。颜德文最初被安排到大庆油田开发研究院,住的是“干打垒”,10来个人挤在一个屋里,除了睡觉没有任何空间可以活动;穿的是大头鞋,可还是冻得脚趾麻木;北方的食物吃不惯,也不够吃。对于一个从小生长于南方的颜德文来说,要适应这样的环境无疑是个严峻的考验,但是当时“宁肯少活20年,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精神时时刻刻鼓舞他。颜德文每天在海滩的草丛、泥潭、沟壑中深一脚浅一脚的,装炸药,放雷管,往往从早上7点干到深夜2点,一天工作至少16小时。晚上12点是正常下班时间,凌晨一、两点才算加班,而加班费也仅仅是一碗米饭或一碗面条。往往睡三、四个小时后一起床就去上班,忙得连洗脸吃早餐都来不及。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抢晴天、干阴天,星期天当作第七天”,在油田天天都是工作日,没有周末的说法的。也就是这种革命加拼命,要油不要命的信念让颜德文所在的地震队半年内找到了两个大油田,其中一个甚至比甘肃的玉门油田还要大。

  在大庆油田工作了5年,1969年底,颜德文来到江汉油田会战。

  工作之余写下200万字日记7000首诗歌

  当年风华正茂的青年转眼已年逾古稀,霜染两鬓,对过去的那段流金岁月,颜德文无怨无悔,谈得最多的除了工作,就是文学创作。颜德文虽然学的是理科专业,但他也酷爱文学。自1956年元旦到现在,颜德文每天都坚持写日记,从不曾间断过。一开始日记都是写在废纸上,后来写在1分钱买来的本子上。许多时候都是写下每天自己所做的事情和一些想法。现如今,他已经创作200万字日记。

  至今,他还创作诗歌7000余首,有一半以上在众多报刊上发表过。2008年,他为北京奥运会写了888首诗,装订成册,送给国家体育总局,其中,关于张怡宁的,他就写了100首。去年汶川大地震,他半个多月内写了56首诗歌给予灾区人民最真诚的精神支柱和鼓励。不仅是自己的诗歌创作,颜德文校对方面的严谨认真在湖北也是很有名气的。他曾通读《毛泽东选集》11遍,从中找出十几处错别字,在湖北潜江,有很多作家出书都请他校对,因为他校对过的书差错率几乎为零。(集美报 林小芬)

分享到: 

[ 收藏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