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快递 >> 集美报新闻

文字: | |

听王春好讲她的传奇人生

时间:2010-01-11 15:46 阅读人数:

  王春好是个退休老医务工作者,今年75岁,目前在集美老年大学国画班学习。新年刚过,记者收到她的一本《王春好画集》,里面是作者几年来的优秀习作。交谈中,王春好为我们展开了她传奇丰富的一生。

  “查某(女人)没有用,再好也是草木灰,上不了墙。老祖宗要是生下女孩,就把孩子抓到客厅,拿一把谷子往小嘴里一塞,嘴巴一张一合,连哭声都没出来,就不动了,留下的都是男丁,都到南洋谋生去。”1936年,王春好出生于集美后溪一个极度重男轻女的封建家庭,从小她的父亲就告诉她女人永远都只是草木灰,没有用。但王春好始终认为,只要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无论男女,都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951年,王春好小学毕业要求读初中,父亲当场拒绝,他认为女孩子能认自己名字就可以,书读得再多也是为别人造福,没有用。王春好只得休学在家。每每看到同学背着书包去上学,她都羡慕不已。1952年仲夏,她瞒着父亲偷跑到集美报考初中,并被集美中学录取。然而,没有钱缴交学费又成了她的一大难题。一方面靠着姐姐姐夫们的资助,一方面靠着国家助学金及陈嘉庚校主的奖学金,王春好才得以完成学业。她在学校的伙食是与另一个同学两人一份菜,半饿半饱坚持下来的。“穷学生炼出来才是钢”,王春好用这句座右铭勉励自己,鞭策自己。初中毕业后,已经负债累累的王春好只好放弃就读高中的机会,走进了吃饭不要钱的中专,读医学护理专业。

  1958年,王春好中专毕业被分配到连城县防疫站,而后调入福建地质队担任医务人员。1977年进核工业部中南地勘局311大队工作。地质队常年流动分散在野外作业,工作和生活条件很艰苦。在普查小队,他们平均3-5天搬一次家,长期在深山老林,王春好常常要一个人独自穿越有老虎、毒蛇、猛兽出没的密林,去寻找受伤或走失的战友,随时面临着生命危险。有一次在照顾肺结核咳血的病人时,由于条件简陋加上过度劳累,王春好也被传染上了肺结核,却得不到早期治疗,埋下了隐患,以至于后来怀孕的她昏倒流产。而人流之后,恰逢工区好几个小孩出麻疹发烧,王春好没有任何休息,在冰天雪地中不停奔走,出诊治疗。一场文化大革命,家人被迫分开,无法相见,王春好原本温馨的一家四分五裂。她一个人孤零零,只与药品为伴,内心非常苦闷,后来感到心慌、心悸、手脚发抖,经诊断为“甲亢”。经手术,因喉反神经受到损伤,导致终生声音嘶哑。手术切除75%的甲状腺,使得重症得到缓解,但余下的部分,随着年龄的增长,功能的减退,她再次深陷疾病折磨的深渊。1988年退休后干部异地安置,王春好才回到了家乡集美。

  王春好一生经历过种种磨难,但她一直坚信受过磨难的人会更加热爱、更加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有同学问她:“春好啊,我们都分配到县、市医院和防疫部门工作,只有你一人调去野外地质队,工作、生活非常艰苦,你不后悔吗?”她的回答是:“我风风雨雨、勤勤恳恳三十载的工作,为原子弹事业添砖加瓦,当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和核电站建成并网发电后,我感到很自豪。奉献了我的青春年华和毕生精力,我庆幸自己没有白来这个世界,我无怨无悔。”

  “原新加坡总统王鼎昌要叫我堂姑的”。王春好向记者介绍她的大家族。退休回到集美的王春好开始致力于寻找她祖辈留洋海外的后人。原新加坡总统王鼎昌的曾祖父是王春好的祖父的大哥,当年家里的五个男丁,除了王春好的祖父,其余都去了南洋。到南洋后四个兄弟都分散了,各自成家,繁衍后代,彼此没有联系。王春好经过多番了解、落实,并将族谱寄至海外,才得以证实当时的新加坡总统王鼎昌是王春好的堂侄,并找到了其他几个叔公的后代。1998年11月,王鼎昌通过王春好寻到自己的根,便携带妻儿回家省亲谒祖。他得知王春好的经历,被她的苦难所震撼,被她的精神所感动,有许多共同的经历让他们有了共同语言。而后的几年,他们时常有书信来往,王鼎昌还赠送一本书名为《一个中国女作者笔下的新加坡女性》的书给王春好,鼓励王春好自强不息,永不放弃。

  学习国画,王春好是为了圆她的少年梦。年青时,王春好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因工作繁忙未能如愿。2001年,她参加了集美老年大学国画班的学习。一开始,淡墨、浓墨,她一无所知,经过勤学苦练,这位古稀老人跨过一道道的坎,终于修成正果。她的作品多次在市文联、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市老年大学、区办的画展参展,有的作品还编入画册。2008年北京全国第四届《感动人生》老年人征文大赛中她荣获国画特等奖、文学一等奖。她的文学作品《进入疫区之后》收入北京《祖国万岁——建国六十周年优秀文集》中并获创作奖。去年4月她的画作“探梅”在“毛泽东诗词全国书画大赛”中获得银奖,并编入优秀作品集。同时,王春好还被誉为厦门市第十一届文明市民称号。(集美报 林小芬)

  

分享到: 

[ 收藏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