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快递 >> 集美报新闻

文字: | |

咱厝爬龙船——闽南方言的故事

时间:2009-06-20 15:38 阅读人数:

  “郎处(厝,音chǔ)郎都来别舲舳(líng zhú)”是爱国忧民的嘉庚校主刚回家乡定居时为家乡的两个文明建设向族亲们发出的号召。校主说的是乡音,表的是爱意,他说的话义是集美各角房的族亲都来参加赛龙舟。校主知道,早在清朝年间家乡就盛行龙舟赛。可由于生活贫困,为了生计,大家族内产生不和,还为此发生了角房间的群体械斗,加上瘟疫流行,人们体质衰弱,到新中国成立前,家乡的龙舟赛已衰退到只在一两个以渔为主业的角房在各自角房内举行。为了把全社族亲团结起来,移风易俗,提高大家的身心素质,改变家乡的面貌,校主想到的是倡导“赛龙舟”这具有爱国忧民意义的民俗。

  校主说的是地地道道的乡音,字字都是闽南语。闽南语是汉唐之前的古汉语河洛话(古代河南省洛河流域的语言)。处(chǔ),指居住;厝,指房屋。“郎处(chǔ)”与“郎厝”闽南语同音同义,是集美及同安一带老一辈人对自己的家乡的亲切自豪的称呼,也是称他人(讲闽南语的)家乡的敬辞,现今 仍是这一带老人常用语。现代汉语有“娘家”,古汉语活化石的闽南语“郎厝”应是与其对应的词。“郎”在闽南语是现代汉语“人”的同义词语,“郎处郎”也是的闽南口语。“郎处(厝)郎”即是“咱家乡人”、“乡亲”、“老乡”的亲切称呼。“都来别舲舳”各字词都是闽南语与现代汉语同音同义。“舲舳”,“舳”泛指船;“舲”是有窗户的船(《楚辞·九章·涉江》可见),古汉语的“舲舳”应是早于后来赋予新义的“龙船”。“别”与“斗”都有比赛争胜之义。校主在其亲自拟定的《一九五六年端阳节龙舟比赛办法》里写到:“农历五月初五端阳节,南方各省多有斗龙舟之举……”;现代汉语有“别车”之词,词义是两车各为争在前而故意阻碍对方前进。因此不论是“别舲舳”还是“斗龙舟”讲的都是舟船竞渡。而从“别舲舳”这块语言化石,我们还可以考证出龙舟竞渡这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非我国莫属。

  现今“郎处别舲舳”已不只是当年的郎厝郎、学校师生、沿海村社都来别,还跨越海峡、走出国门,迎来海峡东岸的郎厝郎回来别,就连外国洋人都来捧场了!敬爱的校主,您一定看到了,您一定万分欣慰吧!(陈新杰 作者为陈嘉庚族亲)

分享到: 

[ 收藏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