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快递 >> 集美报新闻

文字: | |

金戈铁码战海峡

时间:2006-12-04 15:21 阅读人数:



  近期,大凡乘车经过高集海堤和集杏海堤的人都能看到,两条一眼望不到头的钢铁长龙成为海上最显眼的景观,这就是正在建设中的厦门最长跨海桥梁—杏林公铁大桥。在这里建设者们正演绎一场奋战海峡的壮丽诗篇。

  三千大军汇集杏林湾畔

  今年上半年,杏林大桥开工令刚下,三千名建设大军便从各地汇集杏林湾畔。他们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中铁大桥局、中铁17局的精兵强将。工地上一片繁忙,工人们正干得热火朝天,极目远眺,海上栈桥正从远处延伸而来,几处缺口即将连通;岸上数百根巨型桩基已拔地而起,未来这里将成为厦门公路、铁路的又一重要立交枢纽。

  承担杏林一侧施工任务的中铁大桥局现场经理范先生介绍说,作为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工程从7月初开工,8月中旬正式展开以来,规模巨大,各项目逐步推开,工人量也不断增加,目前现场施工人员已达到1500人,在未来工程最高潮时将突破3000人。作为海上大桥基础施工必须先进行的一道工序,临时栈桥于10月20日正式开工建设,由于是公路、铁路两桥同层共建,栈桥建设长度将达到8.8公里,仅临时用钢量就需3.5万吨。又由于海上养殖清理的拖延,工期有所推后。再加上施工作业在海洋里进行,还得受海水潮汐制约,因此施工单位组织工人轮班24小时等候施工,只要一涨潮船能出海打桩,不论是深夜还是凌晨都立即组织施工。现在整个栈桥只有几处还未连通,可赶在年底前实现全线贯通。到时栈桥既是车辆运送施工人员、材料的往来通道,也是杏林大桥海上打桩钻孔平台。据了解,杏林湾海域属于中华白海豚保护区,为避免打桩时泥浆对海水的污染,施工方专门将所有的垃圾与废土运上岸,并专门买下废地堆放。

  齐头并进海峡两岸同时开工

  海上栈桥建成后,桥下施工随即展开,岛内岛外海峡两岸齐头并进同时开工。杏林大桥的建设采用的是移动模架新技术,这与以往在海上打基础做模板有很大不同。首先利用桥墩把设备架在移动模架上,通过滑动机架将设备滑过去,然后逐孔浇注。这样做将大大减少海上临时基础设备的建设量,同时也提高了建设速度。

  从设计图看,杏林大桥的外观十分漂亮,跨海主桥桥型采用驼峰线形设计,其设计理念为“鹭岛龙腾”。这样做也是充分考虑到4.15公里长的跨海主桥若视线过于平直,驾车者会产生一定的视觉疲劳,因此设计在桥中间将竖曲线抬高,形成中部拱起的线形走势,形成“M”字形跨海。公路桥设计的桥梁断面形态,象征展翅的白鹭,体现厦门地方文化。另外,在杏林大桥“M”型桥面的顶峰,还设计了两个观景平台,这在全国可能都是首创。观景平台将与车道分离,形成独立的区域,不仅能够给市民提供休息、观看厦门美丽风景的场所,也能在大桥面上发生事故时,起到疏导平台的作用。

  由于大桥建设周期较长,在建设过程中,今明两年的台风期(2008年大桥主体成型后能抵抗台风侵袭)会给工程建设带来较大困难,不过,相关单位表示他们已经制订了预案,可以抵御台风的影响,而且大桥从选材到施工也都充分考虑了预防潮水腐蚀和台风的耐久性原则。

  迎难而上精心施工打好基础

  杏林大桥工程总投资约20亿元,它既是今后进出厦门岛北部的跨海公路通道,也是福厦铁路的控制性工程。未来的福厦高速铁路、龙厦铁路、厦深铁路都将在这里交汇,还将通过立交桥与319国道和高速公路连接,因此在建的杏林互通立交桥将先后6次跨越319国道与鹰厦铁路,这也是整个大桥施工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工程。

  建设者们迎难而上,精心施工打好基础。杏林岸边,化工学校门前,数月来工地上一排排打桩机林立,打桩声不断。杏林互通立交桥包含进岛主线桥,跨铁路和319国道的杏林北环线跨线桥、以及四条与周边的杏前路和西滨路连接的匝道桥,整个立交桥线路总长5482米,桩基总数955根。据介绍,从7月中旬开钻第一根桩以来,至12月初已打桩基205根,工程已完成投资5000多万元,实现整个工程量的8%。预计全部的桩基施工要用一年的时间到明年的7月份才能完成。由于319国道集灌路段平时交通就非常繁忙,因此大桥施工对交通和安全都提出了很高要求。为尽量减少对交通的影响,跨越公路的桥墩施工正逐步进行,期间留出2个车道通行,提醒过往的司机应小心安全行驶。对跨路施工,施工方也将加强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并严格按标准备齐安全设施,搭建防护平台。(王德胜)

  图一:承担大桥施工的中铁大桥局职工战晴天斗雨天突击赶工。

  图二:仅几个月的施工,一座座桥墩便屹立在海滩上。(王文津)

分享到: 

[ 收藏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