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快递 >> 集美报新闻

文字: | |

上头亭:一个新农村建设的典型

时间:2006-04-05 14:57 阅读人数:

  “现在我们站的位置不久就将建起一个村级文体中心,其中包括1500平方米的科技文化综合楼和篮球场、老人门球场、老人活动中心等文体设施。3月16日,厦门市旧村改造新村建设启动仪式在灌口镇上头亭居委会举行,上头亭居委会书记陈万仁指着规划图向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何立峰汇报上头亭村新村建设的美好蓝图。大开发大建设使上头亭这个昔日贫穷落后的小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全市“金包银”工程的典型和旧村改造新村建设的首批20个试点村之一。

  一夜之间失去2000亩土地

  上头亭村是灌口镇西南部一个小村庄,只有713个人口,多年来这里一直是个纯农业的村庄,2200多亩耕地又大都是旱杂地和果林地,村民收入来源不多,集体经济也非常薄弱,是集美区的贫困村之一。村容村貌也更是脏、乱、差。

  2001年,一个历史机遇降临这个小山村。厦工、金龙汽车要从岛内搬迁到这里,并在这里规划建设一个机械工业集中区。一时,上头亭村沸腾起来。2000多亩土地一下子全被征用,20多户村民搬迁,上头亭慢慢被工业区如雨后春笋般建起来的厂房所包围,成了名符其实的“厂中村”。

  不等不靠主动对接发展

  世世代代以耕种为生的上头亭农民们一夜之间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攥着1.2亿元的征地拆迁补偿款,村改居后的干部们明白“坐吃山空”这个道理。他们不等不靠,充分利用各级政府扶持失地农民的优惠政策,主动对接工业区发展,以每平方米125元的价格在工业区两侧向国家征得企业用地1.3万多平方米,发动居民入股,建设与工业区配套的通用厂房,完善基础设施和发展第二、三产业。今年3月,投资1500多万元建设的4幢通用厂房已竣工并且完成招租,每平方米月租金8元,一年可收入租金128.2万元。由于通用厂房采用“普惠制”,上头亭所有居民全员入股,每人1股约1.62万元,这样一来,仅通用厂房项目每位居民年均增收1798元。

  进厂务工多渠道就业

  有一份关于上头亭村的建设规划图,人们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如今的上头亭有98%是新房子。随着诸多工业企业的入驻,随着人流、物流的涌动,居民们看准了私房出租、店铺转让或自主经营等第三产业的潜在市场,纷纷抓住商机改建旧宅,申请建新房,平均每户拥有2间店铺以上。在市、区、镇有关部门的积极引导和鼓励下,不少村民还创办起为本地居民和周边企业员工服务的餐饮、商贸服务业,走上自己创业当老板的路子;村里的年轻人参加区、镇组织的技能培训,有不少人进入厂务工当起了产业工人;村里文化素质较低的中年人被安置到文明督导员、综治协管员等公益岗位,还有88位中老年人办起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晚年生活更加不用愁了。

  迈向城市化

  居民们的收入渠道越来越多,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自然而然希望居住环境更为舒适,而且环境改善了也能吸引更多企业员工到上头亭消费,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于是,上头亭居委会又广泛发动居民投工投劳改造村庄基础设施。如今,已投资320多万元修建起4.3公里的村主道。下一步,上头亭人还准备实施“二化三通四改”工程。“二化”即对全村进行绿化和美化。“三通”即保证环村路和主要交通村道贯通顺畅,保证村民家家用上自来水,保证有线电视入户率100%。“四改”即改造厕所,新修建三座公厕;改造排污设施,所全村污水纳入工业区市政管网集中排放;改造垃圾随意堆放,建设清洁楼,实行集中收集定期清运;改造全村电网,进行安全美观布局,确保全村的供电安全。

  上头亭,这个在集美工业化进程中悄然崛起的“厂中村”,正紧紧抓住工业集中区大规模建设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构建着和谐文明的现代新农村。(集美报 陈季玉)

分享到: 

[ 收藏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