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快递 >> 集美报新闻

文字: | |

我与《集美报》同成长

时间:2007-04-23 10:00 阅读人数:

  时间过的飞快,转眼间我来集美工作已经11年了。

  11年前,也就是1996年8月26日我来到集美新单位报到,一进政府大院,看到的是有些破旧的老式办公楼,小门小窗,台阶都是用长石条做的,整个风格艰苦朴素留有人民公社的遗风,和特区、学村、陈嘉庚故乡这些身分联系起来,多少让人感到有点诧异。一切都平淡无奇,只有看到前排区委报道组一楼门上挂一个《人民日报》驻集美联络站的牌子,我的眼前才一亮,心里不禁怦然一动,一个区也有中央大报的记者站,我下意识从牌子下的小门里瞅瞅,心想那里也许一定有大手笔的深资记者。

  自从工作以来,我一直身在曹营心在汉,一刻没有放弃过弃政从文的念头,可是每到关键的时刻,总因这样那样的原因与这个理想失之交臂。但我还是喜欢在业余时间爬格子,以手写心,以文会友,以文交心,面对大众说出自己内心想说的话,不用刻意迎合什么,也不用看谁的眉高眼低,说一些言不由衷的废话,自由自在岂不痛快。对这个行当也由感兴趣几乎到了崇拜的地步。如今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看到“记者站”当然感到多少有些温暖,有些何曾相识的感觉。

  这个“记者站”就是《集美报》的前身,当时只有老王小王两人。老王经常身背照相机,在大院里出出进进,风风火火跑新闻,他很有“新闻眼”,后来老王出版了《我的第三只眼睛》和《见证集美》两本专著,把集美台商投资区的变化尽收眼底。小王还是个刚出道不多时有点腼腆的小伙子,照样跑新闻,那里有活动那里就有他们的身影,集美新闻也屡屡上《人民日报》。《厦门日报》、《厦门晚报》更是经常有他们的报道。当时就听说区里领导有意向办一张属于自己的报纸,没几个月,《集美报》试刊还就真的出报了。编辑部先后进了陈季玉、刘德英等几个新人,他们又是编辑,又是记者,在他们的辛勤的劳动下,把报纸办到了自己的家门口,在政府和百姓之间搭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老百姓自然喜欢。报纸内容丰富健康,形式生动活泼,大多是反映集美的政治、经济大事,政府工作动态要闻,台商发展情况,海外华侨动态,老百姓身边的奇闻异事等等。没有花边新闻,没有明星炒作,更没有色情暴力,是我看到比较干净高雅的一张报纸之一。起初每月两期,一般在月底那一期的最后那一版是“文艺副刊”,我尝试着把自己写的小散文随笔拿去投稿,发表了几篇就有了读者的回应,在街头路口遇到熟人,总会热情鼓励我一番,多日没有我的文章看到,就问我最近哪里去了,看着他们热情的眼神,我心里热乎乎的,无形中就产生为他们继续写作下去的勇气和决心,《集美报》成了我经常投稿的地方,有了新稿子第一时间总想给《集美报》,其次才给其他刊物。

  我本是个懒散的人,名利与我如过眼烟云,做什么事都没个恒心,朝三暮四,终将一事无成。唯独放不下的就是手中的这支笔,我需要抒发自己的感情,需要倾诉内心的思乡之情,更需要给不断关注我的读者以新的东西,唯有这样才能对得起他们,才觉得生活有意义。写作是业余的,不是我的生活全部,却是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集美报》给了我一个平台,成全了我,满足了我,让我学会了好多东西。

  十年,集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国民经济成倍翻番,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政府的办公条件也改善了。随着时间的推移,《集美报》从一开始的一月两期的试刊,变为现在的具有国内统一刊号的正式周报,一路走来真不容易。1998年在全国报刊大整顿中,在全省砍掉许多报纸、杂志的情况下,《集美报》作为国家侨乡报却破天荒的被正式被批了下来,有了正式的刊号。人还是那么些个人,事还是那么些个事,但工作量大了好几倍,读者扩大了好几倍,发行量达到一万多份,台、港、澳、新、马、泰、欧美的集美校友、乡亲侨领都读到了故乡的《集美报》。十年磨一剑,这与集美领导的重视,办报者努力工作是分不开的。如果说十年前《集美报》还是一个刚刚呱呱坠地的婴儿,那么现在就应该是骑马上学堂的翩翩少年郎了,他正以蓬勃的生命,强健的体魄奋力向青壮年冲刺,他浑身散发着勃勃朝气与激情,最终将成为影响集美人,与集美人生活息息相关,并使集美人引以自豪的一张报纸。

  我与《集美报》共同走过十年,见证了他发展壮大的每一步,如今我已快进入老年人的行列,但我丝毫也不敢怠慢,我努力着,希望还能继续跟上《集美报》前进的步伐,与他共同成长。

  此文写在《集美报》创刊十周年之际,愿《集美报》越办越好。(冯岚)

分享到: 

[ 收藏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