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快递 >> 集美报新闻

文字: | |

集美解放纪念碑的内涵

时间:2007-04-02 16:22 阅读人数:

  清明节,集美解放纪念碑庄严肃穆。作为鳌园主体建筑的集美解放纪念碑是陈嘉庚为纪念解放集美而牺牲的烈士兴建的。陈嘉庚独具匠心,将纪念碑碑高设计为28米,象征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诞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经历了28年艰苦卓绝斗争的光辉历程,展现了陈嘉庚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赤子情怀。可以说,集美解放纪念碑是陈嘉庚先生为我们后人建造的一座爱国主义的丰碑。

  那么,在这座不朽的丰碑中,陈嘉庚又为何要设计34级台阶呢?它留给后人有什么反思和启示?我们先从纪念碑的台基讲起,这一层共有13级台阶,象征从1913年至1926年,陈嘉庚无论是创办企业,还是创办学校,都处于鼎盛辉煌的时期。从1913年开始,陈嘉庚在故乡集美先后创办了集美小学、师范、中学、水产、航海、商业、国学专门学校等,统称集美学校。1923年,为避免军阀混战给集美学校造成的干扰和破坏,学校倡议把集美作为永久和平学村,并经孙中山大元帅大本营批准,集美学村从此定名。

  陈嘉庚不仅在故乡创办了规模宏大的集美学村,还创办了厦门大学。1921年4月6日,陈嘉庚在故乡集美向全世界宣布,厦门大学正式成立,首批学员136名。这是我们国家第一所以华侨名义创办的私立大学。同年5月9日,陈嘉庚在厦门演武场举行了厦门大学奠基典礼,这是当年民族英雄郑成功为抗清复台,操练水兵的遗址。陈嘉庚把国耻日(1915年的5月9日,袁世凯为换取日本对其称帝的支持,竟然和日本签约,秘密承认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卖国条约。为此,中国人民就把这一天定为国耻纪念日)定为厦门大学的奠基日,用心良苦,就是为了警醒全体师生不忘国耻,奋发学习,努力工作,报效国家,共同为振兴中华民族而奋斗。

  陈嘉庚创办了如此规模宏大的学校,依赖于他雄厚的物质基础,这些办学资金来源于他庞大的企业王国。从1923年到1925年,是陈嘉庚一生事业的鼎盛时期,他的公司分布在世界五大洲的48个国家和地区,代理商100多家,雇用职员及工人3万余名,拥有资产1200万元,相当于黄金百万两。

  第二层台阶共有10级。这10级台阶为何设计得特别窄?它表示陈嘉庚的人生遭受到挫折。从1927年到1936年10年间,由于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尤其是日本商人借助日本政府的后台,采取各种不正当商业手段,造成陈嘉庚公司严重亏损。1928年5月3日,日本入侵中国济南,制造了“济南惨案”,陈嘉庚利用创办的《南洋商报》揭露了日本的侵略和日本商人私运日货的罪行。日商竟雇人放火烧毁陈嘉庚的橡胶制造厂,损失百万元。1930年3月29日,陈嘉庚的橡胶厂再一次失火,损失约40余万元。加上当时经济不景气,同行恶性竞争,使陈嘉庚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艰难困境下,于1934年2月21日宣布企业收盘。

  当时的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随即出现经费危急,陈嘉庚又会做出什么惊人的决定呢?他想到自己在新加坡经禧律42号的三幢大厦。据说这三幢大厦原先是一个苏丹王子的行宫。陈嘉庚在企业鼎盛之年买下了这三幢大厦,作为合家欢聚的场所,后来承继给陈济民、陈厥详两个儿子作为私家住宅。为了坚持把学校办下去。于是在1934年3月陈嘉庚毅然把这三幢大厦卖掉,将所得的钱款全部用在厦门大学兴学育才的事业上。“出卖大厦,维持厦大”这八个大字,现在镌刻在新加坡经禧律42号大厦前面,为的是昭示后人,永远缅怀和学习陈嘉庚这种无私奉献,造福人类的崇高精神。

  第三层台阶共八级,不言而喻,很多人可能马上会联想到是纪念八年抗日战争。它记载了中国人民从1937年7月7日的“七七”卢沟桥事变,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全国上下,浴血奋战,不屈不挠,直至打败日本侵略者的难忘岁月。其间,陈嘉庚作为一位海外赤子,一位著名侨商,一位华侨领袖,为祖国的抗日战争做出了可歌可泣,不可磨灭的贡献。

  自1937年的“七七”事变爆发以后,陈嘉庚利用新加坡“怡和轩”作为工作场所,发动组织华侨捐款,捐物,以各种形式支持抗战。1938年10月10日,成立了“南洋各界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首次成立了统一的华侨组织机构。

  1938年10月28日,陈嘉庚以国民参政员身份向在重庆召开的国民大会发出一份电报“敌未出国土前言和即汉奸”八个大字,抨击了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与日和谈的投降卖国的嘴脸。为了把祖国的抗日军需物资运往祖国的抗日前线,在陈嘉庚先生的组织号召下,3200余名南洋华侨机工和司机回到了多难的祖国。参加祖国抗战,浴血奋战在滇缅乡路上。如今在云南昆明西山公园,树起了一座华侨技工回国抗战纪念碑。

  第四层台阶共三级,象征1946年至1949年的三年解放战争,直到新中国诞生。

  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在这34级台阶中,陈嘉庚把个人的事业兴衰与祖国的命运荣辱融合在一起,以昭示后人。 (集美校委会 林忠阳)

分享到: 

[ 收藏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