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快递 >> 集美报新闻

文字: | |

一代纱王

时间:2004-08-16 14:49 阅读人数:

  在侨乡集美马銮村,屹立着一座厚厚牌坊,那是厦门市第一个民族资本家杜四端的祖厝。杜四端,字德乾,1859年(清咸丰九年)出生于马銮村,因排行第四,故号四端。杜四端自幼聪颖,以孝顺闻名乡里。幼时家贫,粗习文字后即赴香港学习经商。初受雇于同乡所开的杂货店做账房助理,虽薪金菲薄,但勤勉细致,深为店主喜爱,遂逐渐加薪。后来他自创商号,由于信用良好且精通经商,很快即发展成为香港巨富,曾担任过香港二十四行商联合会副会长、香港华商总会董事、香港福建商会会长、香港福建体育会名誉会长、香港道德总会副会长等职。

  发源马銮 雅声远播

  19世纪,厦门开辟商埠之后,一些热心地方经济建设事业的华侨,纷纷在厦办厂设店,銮裕纱厂,就是鹭岛工业界的佼佼者。

  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杜四端与同乡杜来瑶、杜盂记和杜玉记等人,集资6股3600元,并自认40%股份,在马銮创办了厦门第一家近代民族工业銮裕纱厂,生产的婴儿背巾和包被,远销东南亚各国。杜四端因此成为我市近代史上首位民族资本家。清政府曾诰授其“中宪大夫”头衔。

  据马銮村杜氏宗亲会长老杜慧銮介绍,杜四端因为经常在东南亚一带奔走,细心的他发觉到一个别人尚未注意,但潜力殊深、市场广阔的商机。南洋华人社会恋乡情结难解,做母亲的生儿养女之后,背小孩的背巾和包婴儿的包被,大多寄自国内。因此,他决定创办一家专门生产这些用品的工厂,由于东南亚没有生产资料,便把厂址定在国内。

  是年,銮裕纱厂开业,专门织造背巾和包被。产品除少部分在本地销售外,主要运销香港和东南亚市场,很快打开销路,行情看好。“十数年间,货财殖焉!”

  在他的带动下,马銮村的纺纱业得到空前发展,每天一大早,就有许多航船到村口小港换纱。村里光染布坊就有四五家,还有众多的纺纱户,染纱池、染布石等几乎覆盖全村,马銮村因此而闻名海内外。

  富而思源 福荫乡亲

  据史料记载:杜四端致富之后,家乡亲族,凡生活困难向他求援者,他常予周济。每资碰到故乡邻里械斗而诉讼不息时,他往往出钱予以排解。乡里要兴建公益事业,他更是慷慨解囊予以资助。当时,家乡年年盗贼横行,杜四端乃鸠集饷械,倡办团练,保家护乡,闾里遂得安宁。他由是声望日隆,传到朝廷,清政府诰授其“中宪大夫”头衔。

  1916年,他被公推为香港福建商会会长后,出钱出力,助公益,救贫困,设义坟,办教育,解纠纷,睦里邻,积善积德,福荫乡亲,功德累累。因德高望重,连任十一届主席。为让旅港子弟有受教育机会,他倡办福建学校,亲任校董;为解决乡亲物化之后无葬身地的之忧,他出面向香港政务司申请拨地,还捐资辟建义冢。1937年抗战爆发,国民政府发行救国公债,他受任为香港劝募委员,成绩显赫。为表彰他的重大贡献,1939年他81岁大寿时,广东省主席陈铭枢亲自为他撰写寿文,知名人士林森、谢伯英、蔡哲夫、叶楚伦等均至祝寿。

  目前在香港和东南亚一带,还有不少杜四端的后裔,最著名的是其嫡孙杜祖贻,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院长,他每年都要返乡祭主。而在马銮村,杜四端的后人多达几十人,但年轻一代都盖起新楼房搬出去住了,平常有时间都会回来帮助清洗门窗,打扫粉尘,房屋破损处,也是他们出资修缮的,因此,座落于马銮村的杜四端故宅,虽历经百年风雨,至今仍然大体完整,干净整洁,古风犹存。(集美报 官文捷)

分享到: 

[ 收藏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