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复类别:A类
王丽霞委员:
《关于打造岛外“产城学人”融合创新街区的建议》(第20252028号)由我区会同市科技局办理。现将有关情况汇总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收到该建议后,我区高度重视。针对提案中的建议,及时召集相关工作人员认真研究办理,并将积极纳入后续工作中。作为厦门跨岛发展的标志区、动能转换的主战场,集美区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创新要素活跃,“产业+人才”优势显著。打造集美“产城学人”融合创新示范街区,有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措施与成效
(一)打造环杏林湾科创带
集美区于近日出台《集美区建设环杏林湾科创带实施方案(2025—2030年)》,计划在环杏林湾打造具有集美特色的“科创带”,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环杏林湾科创带以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为主要目标,将串联区校共建、平台建设、孵化器打造、发展早期基金、引进技术服务机构等重点工作,推动集美区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融合发展,加快形成“项目共立、平台共建、人才共育、成果共享”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集美区作为厦门市重要的文教区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地,拥有16所普通高校、科研院所及中职院校,在校师生突破17万人,有7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0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及400余个学科专业,为区域产业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与智力支撑。当前,集美共有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0家、厦门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93家,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
(二)积极构建多元消费场景
当前已形成多个特色消费场景空间。2023年以来,在集美新城中央商务区(CBD)的基础上打造集美中央活力区(CAZ),融合多元业态,打造工作、休闲、生活一体化的功能复合区。当前已形成“CAZ青春市集”活动品牌,集聚商业品牌资源和创意摊位,打造活力潮购消费聚集地。青春市集,作为“集美精华秀场”的品牌集合地、美好生活体验地、潮流新风尚聚集地,是“五美”产业的重要展示窗口。
(三)片区交通出行设施较为完善
在交通建设方面,“集美大学片区”、“厦门理工学院片区”和“厦门软件园三期片区”等周边市政道路均已建成投用。以集美大道作为主轴,规划建设有公交车、BRT、地铁6号线等公共交通。同时,在软件园三期、集美大道中科院BRT站、环境监测大楼、软件学院等划设非机动车停车点80余个,可停800余辆非机动车,能满足市民、游客各类出行需求。
三、今后推动计划
(一)探索产学研协同发展的新模式
环杏林湾科创带将立足文教区科创“富矿”,从强化创新主体建设、加强创新人才引育、完善科创服务体系、优化配套服务设施等方面加快建立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形成“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产业孵化-资本赋能”的闭环创新生态。以高校院所的“专业学科”为单元,围绕“五创五美”产业细分领域和高校重点学科交叉的领域,遴选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等首批21个共建方向。通过建设创新发展共同体,推动高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企业市场开拓、技术攻关同频共振,让教育链深度嵌入产业链,用制度性安排破解“孤岛效应”,真正实现“产业出题、学科作答、校企共赢”。牵头企业、高校院所建立常态协作体系,围绕人才双聘、专业共建、专班培养、实习实训、继续教育、联合研发六项重点任务,强化要素保障。
(二)培育新型消费场景
围绕推进首发经济,推动消费地标建设,打造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型消费场景。围绕我区青年人口较多的消费结构,紧跟消费潮流,瞄准年轻人消费主力军,做好细分场景服务和创新业态引入,重点培育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新场景。
(三)完善交通出行体验
将持续关注公共交通运力情况,根据人口和产业发展的需求,及时调整公交线路、增加车辆班次。积极探索在创新街区设置更加便捷的交通枢纽,例如小型的综合交通换乘中心,实现公交车、BRT、地铁等多种交通方式的无缝对接。同时,进一步扩大非机动车停车设施的建设,持续完善慢行系统,鼓励绿色出行,缓解交通压力。
(四)丰富数字文旅产品供给
拓展数字文旅产品供给渠道,加大在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建设方面的投入和创新力度,推动文旅与科技融合。通过引入更多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模式,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数字文旅产品。目前正在积极对接央视博物馆、咪咕新空文化公司等国内元宇宙龙头公司。央视博物馆将在集美区诚毅科技探索中心引入 5 个以上的国内外顶级数字 IP的沉浸式VR文旅产品,包括《泰坦尼号》、《身临极境-南极起航》、《身临奇境-白垩纪大地征途》、《飞跃太阳系》。咪咕新空文化公司拟在集美鳌园打造陈嘉庚数字人以及基于陈嘉庚先生生平故事的XR展。拟通过人工智能赋能,推出陈嘉庚数字人的对话功能,让游客能够通过与数字人的互动,更加深入地了解嘉庚先生爱国、兴业、助学的历史。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领导署名:李勇岩
联 系 人:张耀军
联系电话:0592-6296766
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7月18日
(此件主动公开)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市政府督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