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盟第二支部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充分发挥歌仔戏作用,促进两岸民间交流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歌仔戏作为海峡两岸人民同根同源、喜闻乐见的戏曲形式,不仅是闽南文化的重要载体,更维系着两岸人民的情感纽带 ,在促进两岸民间交流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单位高度重视歌仔戏在两岸交流中的价值,积极采取措施推动歌仔戏相关交流活动的开展 。
1.文化交流活动丰富多样:积极组织和参与各类歌仔戏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两岸艺术界的互动与合作。如举办海峡两岸歌仔戏艺术节、闽台歌仔戏交流演出等活动,邀请两岸优秀歌仔戏表演团体和艺术家共同参与,展示两岸歌仔戏的艺术风采,增进彼此之间的艺术交流和学习 。
2.人才培养与传承合作:在人才培养方面,加强两岸歌仔戏教育合作。支持两岸院校开展歌仔戏相关课程和学术交流活动,互派教师和学生进行学习和交流 。比如,大陆部分高校与台湾戏曲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定期开展歌仔戏教学研讨活动,分享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共同培养歌仔戏专业人才 。同时,鼓励两岸歌仔戏传承人开展师徒传承活动,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培养年轻一代的歌仔戏人才,确保歌仔戏艺术在两岸的传承与发展 。
3.政策支持与保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歌仔戏发展和两岸文化交流的政策措施,为歌仔戏相关活动提供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 。设立了专项文化资金,用于支持歌仔戏的创作、演出、交流以及人才培养等工作 。例如,对参与两岸歌仔戏交流演出的团队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鼓励更多的艺术团体参与到两岸文化交流中来 。
二、措施与成效
1.创新交流形式与内容:积极探索歌仔戏与现代元素的融合,创新交流形式与内容。支持两岸艺术家共同创作具有时代特色的歌仔戏作品,融入现代音乐、舞蹈、舞台设计等元素,吸引更多年轻观众的关注 。如台湾泰朋戏剧团在福州“闽江之心”与电音、民乐等团队跨界演绎经典老歌、传统戏曲、流行乐曲,将歌仔戏与现代音乐相结合,让传统戏曲焕发新的生机 ,这种创新形式受到了两岸观众的喜爱和好评 。
2.加强宣传推广:利用多种渠道加强对歌仔戏的宣传推广,提高其在两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借助互联网平台、社交媒体、新闻媒体等,广泛宣传歌仔戏文化和两岸歌仔戏交流活动 。制作歌仔戏相关的短视频、纪录片、专题报道等,在网络平台上进行传播,让更多人了解歌仔戏的魅力 。同时,邀请媒体对两岸歌仔戏交流活动进行跟踪报道,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吸引更多民众参与到歌仔戏文化交流中来 。
3.拓展交流领域与群体:努力拓展歌仔戏交流的领域和群体,除了艺术界的交流,还积极推动歌仔戏走进校园、社区、企业等,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和了解歌仔戏 。开展歌仔戏进校园活动,组织歌仔戏表演团队到学校进行演出和教学,培养学生对歌仔戏的兴趣和热爱 。例如,在一些中小学开设歌仔戏兴趣班,邀请专业老师授课,让学生亲身感受歌仔戏的艺术魅力 。同时,举办歌仔戏进社区、进企业活动,丰富民众的文化生活,增进两岸民众之间的情感交流 。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推动计划
1.持续推动交流活动深入开展:进一步丰富歌仔戏交流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打造更多具有影响力的交流品牌 。计划举办两岸歌仔戏创作大赛,鼓励两岸艺术家创作更多优秀的歌仔戏作品,促进歌仔戏艺术的创新发展 。同时,加强与台湾民间艺术团体的合作,开展更多基层层面的交流活动,让歌仔戏真正走进两岸民众的生活 。
2.加强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加大对歌仔戏人才培养的投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支持两岸院校加强歌仔戏专业建设,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 。定期举办两岸歌仔戏人才培训班和研讨会,邀请两岸知名专家学者授课,提升歌仔戏人才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此外,注重培养年轻一代的歌仔戏人才,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和发展空间,鼓励他们传承和创新歌仔戏艺术 。
3.深化文化产业合作:探索歌仔戏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两岸在歌仔戏演出、影视创作、文创产品开发等方面的合作 。支持两岸企业共同投资制作歌仔戏电影、电视剧、动漫等作品,通过多元化的文化产品传播歌仔戏文化 。同时,开发歌仔戏相关的文创产品,如戏曲服饰、道具、音像制品、文化纪念品等,延伸歌仔戏文化产业链,促进两岸文化产业的交流与合作 。
4.强化政策支持与保障:持续完善支持歌仔戏发展和两岸文化交流的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积极争取政府财政支持,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歌仔戏的保护、传承、创新和交流活动 。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为歌仔戏交流活动提供便利条件,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
承办单位:集美区文化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