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集美区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055号提案的答复函
时间:2025-05-22 15:35 阅读人数:

  办理结果:A

  关于集美区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055号提案的答复函

左星星委员:

  您和李尤晏委员提出的《关于打造集美区两岸乡村振兴主题人才孵化培育基地的建议》(第055号)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自收到提案以来,我局领导高度重视,就“深化两岸人才融合、定制精准人才孵化与培训体系、构建校地协同长效机制、可持续运作模式”等建议,会同集美区台湾事务办公室和文教区管委员等单位专题研究,根据掌握的相关情况,我局答复如下:

  二、措施与成效

  (一)支持台青团队乡建乡创实践。引入27个台湾青年创业项目落地后溪镇城内社,打造黑猫两岸青年文旅基地,吸引近40位具有乡村营造、新媒体、文创等专业特长的台青人才扎根,将13座传统民居升级改造为“黑猫树屋”“两岸大学生实践基地”“野行餐厅”“闽台香文化研学馆”“两岸亲子学院”等,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乡村产业培育、文创等乡建乡创项目,为两岸青年人才在集美农村的广阔天地大显身手搭建舞台。

  (二)组织系列特色活动。牵头实施“村智计划”“村young计划”“村浪计划”3个台湾青年助力乡村振兴项目,为两岸乡村振兴产业落地集美提供智力支持,推动两岸青年人才培养和闽南文化交流。依托台青研学团队,举办“手创青村”两岸青年乡创研学工作营,利用传统节假日组织开展“两岸特色庙会”等活动,累计吸引台湾同胞2270人次参与,推进两岸民众情感交流融合。

  (三)擦亮志愿服务名片。组建“苔芯志愿服务队”和“海芋志愿服务队”,招募两岸志愿者超100人,开展近百场爱心慰问、绿色环保、公益读书会、城市田园计划等志愿服务活动。创新成立青青之约·两岸大学生志愿服务小分队,引导两岸大学生发挥所长,为当地居民传授有关新媒体、直播带货等课程,在多媒体平台上为乡村代言,传播两岸共同文化。

  (四)支持高校招收台籍师生。集美大学、华侨大学等部分高校通过联招、单招、免试等多种方式招收台湾学生,目前,辖区高校台籍学生已经近500人。同时,部分高校积极引入台籍教师,有效提高两岸教育水平,目前辖区高校台籍教师已有70余人。

  (五)深化校村结对助推乡村振兴。联合七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挂钩帮扶共建工作的通知》,建立“政、企、校、团、地”的“五元主体帮扶共建机制”,统筹市、区各方资源力量,充分发挥高校和青年志愿者团队资源优势,开展校村人才供需匹配,推进农村实用人才等培训教育,助推乡村发展。同时积极鼓励台湾院校学生、辖区院校的台生和陆生参与集美区“手创青村”两岸青年乡创研学工作营等活动,共同探索乡村故事,助推乡村振兴等。

  2023年11月,后溪村城内社入选全市唯一的福建省级闽台乡建乡创样板村,2025年2月,后溪镇闽台乡建乡创合作样板村创建案例成功入选《福建省2024年村镇建设可复制经验清单》,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崔永辉在全市城中村现代化治理现场会上高度评价集美区探索台青参与乡建乡创、借力台青共建文旅基地的好经验、好做法,后溪村城内社台青参与乡建乡创的做法先后在央视网——福建频道、搜狐网等媒体平台上宣传推介。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推动计划

  我区在探索两岸融合发展、乡建乡创样板建设、助力台青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并打下了较好的工作基础,但两岸人才在乡村振兴课题上的合作力度、深度等还有待提升,下一步,我们将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深化闽台融合品牌建设。依托台青创基地,整合现有“青春市集”“村浪市集”等活动,融合美食、美妆、文创等元素,吸引台企和台青商户入驻,强化商业竞争力,打造更多“市集+”闽台融合品牌。

  (二)持续推进闽台乡建乡创工作。深化运用闽台乡建乡创助力乡村振兴模式,通过聚融壹家台湾青年双创基地,引入台青乡创团队,充分发挥其特色优势和专业能力,打造集特色文化、民俗文化、商业服务、研学团建体验为一体的闽台融合特色小镇。

  (三)深入开展乡村特色主题活动。持续开展“村智计划”“村young计划”“村浪计划”3大主题特色活动,深化拓展两岸青年赋能乡村振兴模式,在科技兴农助农、农文旅挖潜等方面,推广智慧农业技术、活化乡土文化资源,培育一批“土专家”和“田秀才”,吸引更多两岸青年携手投身集美农业农村。

  (四)持续推进院校两岸人才培育。充分发挥对台区位优势和高校集聚资源优势,积极构建两岸人才协同孵化培育体系,依托辖区院校,搭建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推动两岸师生联合开展课题研究,为两岸青年提供创业孵化、就业指导及政策扶持,唱响乡村振兴人才“引、育、留、用”四部曲。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承办单位(盖章):               区分管领导:

  厦门市集美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

  单位主要领导: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抄送:区政府办  区政协提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