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区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第5027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庄林代表:
《关于对集美区后溪镇苎溪路恢复人行道的建议》(第5027号)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后溪镇苎溪路的前身是“战备路”,曾作为连接后溪镇与坂头水库的交通动脉,承载着重要通行功能,苎溪路全长度约2.7公里,道路采用双车道混凝土路面结构,宽度达6米,道路两侧为零散的不连贯空地,整体呈现出自然裸露的原始状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后溪大桥建成并与324国道贯通,苎溪路的交通枢纽地位逐渐弱化。
自2023年天水路正式通车,厦门十中(后溪校区)投入使用后,苎溪路的交通流量发生显著变化。校车接送、家长往来、驾校训练、民用车辆、摩托车、自行车及行人等多元交通参与者汇聚于此,使得这条道路的通行压力与日俱增,原本相对冷清的路段如今已成为繁忙的交通要道。2022年,苎溪路绿化提升改造工程以优化绿化布局为抓手,全面重塑道路景观风貌。此次改造对原有零散的不连贯空地进行系统性整合升级,通过科学规划绿化带,打造出兼具生态美感与视觉张力的公共空间。但在利用两侧空地提升环境品质的同时,也对后续行人通行造成不便。
对此我镇高度重视,协同人大代表及区住建和交通局现场勘察了解实际情况。
二、措施与成效
针对人大代表提出的苎溪路人行道缺失问题,我镇高度重视,经与区住建和交通局联合研判,因道路规划固化及项目审批限制,短期内难以通过新建工程建设传统人行道。但为确保群众出行安全,我镇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协调区住建和交通局优化交通标识管理;二是局部改造绿化带拓展通行空间;三是苎溪路建设人行道纳入中长期规划。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推动计划
关于对后溪镇苎溪路恢复人行道的建议,苎溪路现行道路规划已完成固化,地下管网、市政设施等布局已成型。新建人行道需对现有绿化及管线等进行大规模调整,涉及多部门协调及大量资金投入,同时项目审批流程复杂,短期内难以重新立项实施新建工程。
我镇将协调区住建和交通局,在苎溪路全段增设清晰醒目的交通警示标识、人行横道线及减速慢行提示牌,引导车辆礼让行人。同时,在重点时段(如学生上下学高峰期)加强交通疏导,保障行人安全通行。将苎溪路建设人行道纳入中长期规划,结合周边地块开发、道路升级改造等项目,统筹推进人行道新建及道路功能提升。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厦门市集美区后溪镇人民政府
2025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