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集美街道办事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厦门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 年)》要求,扎实推进辖区法治建设任务,为街道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现将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及2025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主要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筑牢法治根基。街道坚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纳入党委理论学习重点内容,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讨、“三会一课”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提升党员干部法治思维,推动法治入心入脑。强化理论联系实际,围绕业务工作常态化组织法治学习研讨,提升对法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确保主体责任落实落细,通过对干部提出具体要求,提高干部法治建设能力,实现法治建设融入基层业务,提升街道基层治理效能。
(二)深化法治赋能,提升法治成效。一是法治赋能信访化解。认真贯彻落实《信访法治化工作指南》,严格执行《信访工作条例》,结合实际信访工作探索街道信访法治化道路,现已取得初步成效。2024年全年,街道受理信访总量331件共446人次,其中来访61批共176人次,网上投诉258件,人民网留言12件,累计化解327件,化解率达98.79%,2024年实现“四率”情况保持良好,信访事项及时受理率100%,按期答复率100%,群众参评率97.71%,有权处理机关群众满意率100%,信访工作成绩位居我区前列。二是法治赋能矛盾调解。积极邀请法律顾问参与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为矛盾调解注入法治能量。整合驻街单位、各部门、各社区资源,合作发力开展矛盾纠纷调解,2024年综治中心成立以来,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40起,其中调解成功223起,成功率达92.9%,涉及金额12余万元。
(三)开展普法宣传,培育法治文化。一是实施精准普法工程。开展“民法典进企业”、“‘宪’声入耳 ,法润人心 ”等主题宣传活动,将法治教育融入文明实践站功能,邀请律师现场讲法,提高群众认识,保障居民权益。二是常态化普法推广。以宣传海报、发放宣传折页等方式向群众普及信访法治化知识,累计发放宣传材料1000余份,针对群众关心的信访受理、办理等问题,现场答疑讲解40余人次,积极鼓励引导广大群众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实现将宣教、解读、答疑融入日常生活中。三是深化重点领域宣传。开展反走私宣传10次、反邪教5次、反恐宣传3次,提高辖区居民法治认识。集中开展常态化扫黑除恶宣传10场次,采用LED屏、宣传栏、小喇叭等形式落实常态化推送宣传。携手社区、集美派出所、集美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司法所等部门,累计开展禁毒宣传活动25场,提高重点人群识毒、防毒、拒毒、防艾意识,营造良好禁毒氛围。
(四)规范行政执法,提升法治水平。一是加强执法能力培训。坚持执法为民的初心,持续深入开展综合执法、市场监督、消防等执法人员培训与监督,提高执法水平,武装执法力量。二是提升执法效能。运用“综合查一次”平台优化执法流程,显著提高执法效率。2024年全年共进行检查186次,包含民宗1次、农业农村2次、教育3次、物业9 次、消防171次、简易程序处罚47次(消防)、普通程序处罚2次(消防)。三是畅通监督渠道。通过设置常态化扫黑除恶举报箱,信访意见箱等形式,街道进一步完善执法监督,打通群众反映渠道。
二、2025年工作计划
2024年,集美街道在法治政府建设方面取得明显成果,但距实现人民群众对法治政府建设的期待还存在一定差距,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依然任重道远。2025年,集美街道将持之以恒继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高依法行政、依法执法的能力和素养,持续提升法治工作水平。
(一)完善制度体系。一是持续推进信访法治化建设。坚持加强对信访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提升对《信访工作条例》的理解和认识,为全面实现信访法治化打好理论基础,为群众排忧解难。二是完善矛盾纠纷调解机制。提升矛盾纠纷的源头治理能力,阶段性做好矛盾纠纷的分析和分类总结,提升矛盾纠纷化解处置水平。三是数字化赋能。有序推进各类智慧终端建设提升,以治安摄像头、智慧井盖、消防烟感系统等智慧建设项目武装基层治理工作,提升法治治理质效。
(二)强化法治宣传。一是坚持强化重点领域宣传效果。强化安全生产、禁毒、民法典、反走私、反邪教、常态化扫黑除恶宣传力度,提高法治宣传质量、宣传效率,确保法治宣传深入人心。二是拓宽宣传渠道提升宣传内容。立足街道特色嘉庚书房、户外大屏媒体矩阵等渠道,创新拓展公共安全常识宣传载体,丰富法治宣传形式,增加宣传趣味性,让群众更好的看到、听到、学到普法知识。
(三)加强队伍建设。一是加强思想建设。坚持党建引领,夯实思想政治根基,筑牢思想防线,丰富组织形式,提高集中学习次数与内容。二是提升执法素质。围绕实际情况开展执法业务培训,坚持理论结合业务、培训结合实践的方式提升执法人员执法水平。三是转变执法理念。推行服务型执法、人性化执法,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提升执法温度和群众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