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见-近红外I/II 区成像装置

应用领域:生物技术、医药及医疗器械

负责人:顾老师

联系方式:0592-3576156

所在单位: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

成果简介

临床认可的近红外I区成像(NIR-I,700-900 nm),存在穿透性差(穿透性约2毫米)和光散射强的问题,从而导致空间分辨率较差。而近红外II区(NIR-II,1000-1700 nm)具有较长的波长,显著抑制二维面阵成像中的散射背景,提高成像效果。可以降低人体组织的光子吸收和散射效应,有利于成像深入到底层组织,被指比近红外I区成像在生物光学成像上具有更大的应用前景。使用可见-近红外多波段实时共定位观测装置可为临床诊疗一体化需求提供更为精准和特征的融合成像手段。 本技术开发的生物光学成像装置,可分别对标记样品进行可见-近红外I/II区多光谱成像,提高了成像信噪比,获得一张直观、清晰的图像,来分析细胞或生物体特定区域的特征、状态,甚至特定分子的表达、分布等信息,满足各类材料、临床医疗等的研究和应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