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集美 > 区情概况 > 大事记
2002年大事记
时间:2005-04-03 14:30 阅读人数:

  元月1日至7日 我区如火如荼地开展了“庆元旦、迎新年”系列活动,如区教育局在新落成的集美少年宫举办"庆元旦少儿艺术汇报演出",后溪镇后安村举办"迎新年村校共建联欢会",区人武部与驻军某部开展拔河、篮球比赛等,节日气氛浓厚。

  元旦期间,辖区各主要景点秩序井然,游客络绎不绝,共接待游客约2万人(次)。其中,鳌园元旦第一天就接待旅客3000余人(次),南顺鳄鱼园元旦3天接待旅客总量多达平常3天假日的20倍。

  元月5日 台北市荣誉市民陈文文小姐率领的台北“城隆文化交流考察团”一行20人,回家乡后溪访问谒祖。

  元月7日起 区委中心组分5个专题,采用自学与集中通读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元月8日 全区计划生育工作会议召开,会上部署今年的计生工作任务。区委副书记、副区长吴南翔向各镇、街、农林场下达了今年计生工作责任书并兑现了去年计生奖金。

  元月11日 我区在集美宾馆诚毅厅召开区委四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传达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第七次党代会精神,总结回顾去年的工作,部署安排今年各项工作。区委书记、区长曾晓民代表区委常委会在会上作了题为《努力实践"三个代表",加快集美发展步伐》的工作报告。

  元月15日至18日 区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和区政协四届四次会议在集美宾馆诚毅厅隆重召开。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柯通作《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区政协副主席杨来水作《政协四届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政协提案委主任高清奇作《政协提案委工作报告》。会议期间,区人大代表及区政协委员共商集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迎接挑战、加快发展大计,为集美实现"三化两区"奋斗目标积极建言献策。

  元月20日上午 位于集美北部生活区的集美医院迁建项目举行动工仪式。该项目被列入今年厦门市重点建设工程,也是集美学村创办90周年纪念活动献礼工程之一。

  元月22日 集美、杏林两区农电“两改一同价”以优异的成绩正式通过省验收委员会考核验收。

  元月25日—2月1日 区委书记、区长曾晓民等区五套班子领导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分头走访慰问了我区困难职工、退休职工、特困党员、劳模、重点归侨和困难归侨,向他们致以节日问候和良好祝愿,并开展送温暖活动。还走访慰问我区重点外资企业、老干部和知名人士,并举行老干部迎春茶话会和各界人士迎春团拜会。

  元月30日 后溪镇东岭、寿边两个移民安置点,欢声笑语,彩旗飘飘。我区组织开展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红红火火,使两个移民村洋溢着热闹繁忙的气氛。

  2月5日下午 经过近10个月的努力,集美北部新区通过国家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正式获颁标准体系证书。这是全国首家在台商投资区内通过ISO14001认证的工业区,也是厦门市各开发区环境建设的一个新创举,标志着北区实现环境管理模式与国际接轨,为国内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打造“绿色通行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洪华生出席颁证大会。

  2月6日 我区召开军地共同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经验交流会。会上,五对驻集部队与共建村代表发言,会议由区委副书记朱必祥主持,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颜智伟总结了我区军地共同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活动情况,并对今后工作的开展提出要求。

  2月7日上午 市委吴凤章副书记率同市、区有关部门领导到灌口调研村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

  2月26日 “国际花园”城市评委会主席盖勃.德布切先生等一行,在嘉庚公园内观赏了古编钟的演奏和嘉庚风貌建筑群,参观了富有闽南石文化特色的鳌园石雕,对景区的文化内涵和文物、环境的保护给予高度的评价。副区长邱太厦、区政协副主席陈忠信会见了盖勃一行。

  集美校委会支持集美社区建设捐赠签字仪式在集美街道举行。捐赠协议约定:集美校委会将嘉庚公园部分门票收入,从2002年至2004年止,每年拿出20万元支持集美街道的老年人事业和繁荣社区的文化活动。

  台湾淡水连氏乡亲组团回到大陆祖籍地——后溪镇白石村寻根谒祖,与乡亲们共度元宵佳节。

  3月4日 集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湖北省赤壁市人民医院组建的联合医院正式举行揭牌仪式,副区长林充贺、区卫生局长吴金铭、赤壁市人民医院院长蔡贤济、赤壁市卫生局副局长鲍青华等参加了仪式。

  3月4日 我区兑山小学以95.5的高分通过了省农村示范校的检查验收,被授予省级农村示范校称号。

  3月5日 召开第一次政府全体成员会上,区委副书记、副区长吴南翔部署了今年政府工作,区委书记、区长曾晓民作重要讲话,各单位还分别和分管领导签订了今年工作目标责任状。

  市纪委在我区召开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现场观摩培训会。会议现场观摩了我区有关信访的办理过程及信访档案材料,并对信访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3月6日 我区召开全区政法工作会议。会议传达了全国、省、市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林知识对去年全区政法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并部署了今年的工作任务。

  区妇联在诚毅厅举办各界妇女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92周年文艺联欢会。

  3月12日上午 区五套班子领导、区直各部、委、办、局,各有关单位干部职工共600多人,深入灌口洪西线、双岭村塔边山、英村何山埔等植树点开展"3·12"植树节义务植树活动,掀起了春季植树造林热潮。

  3月13日 我区在集美宾馆诚毅厅召开全区党的建设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区五套班子领导及全区副处级以上干部共20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区委副书记林知识主持。区领导林凡、颜智伟、黄聪敏在会上分别回顾总结了去年的组织、宣传、纪检工作,并对今年的工作作了具体部署。会议还表彰了去年精神文明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机关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兑现了1999-2001年度党建工作责任书考评奖励,区委书记曾晓民代表区委与各党委(党工委)、党总支签订了今年的党建工作责任书。

  3月23日 中央文明办调研组副组长荆惠民等一行五人在省、市文明办领导和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颜智伟的陪同下到涌泉集团调研。

  新加坡怡和轩俱乐部主席黄鸿美率访闽考察团一行40人抵达集美区,受到了区委、区政府、区政协以及区委统战部、侨联领导和侨英街道、孙厝(乐安)乡亲们的隆重热烈欢迎。区领导周冬月、吴南翔、林充贺等在诚毅厅会见了访问团一行。

  4月3日 福建省委、省军区党委联合发出通报表彰令,授予全省17名同志为"武委会好主任"荣誉称号,区委书记、区长、区武委会主任曾晓民成为厦门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先进个人。

  4月4日 区文明委第10次全体成员(扩大)会议在后安村举行。会议部署了今年将开展的“道德新风进万家”主题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办实事工作。朱必祥、颜智伟、黄永顺、陈水令、杨来水等区领导和市文明办副主任洪荣灿、集大副书记曾讲来出席了大会。

  4月6日——7日 集美大学一批英语水平较高的青年志愿者走上街头,协助区语委办对全区调查摸底,这是我区规范外语译文社会用字的一项重要举措。

  4月15日 新加坡新中友好协会王如明董事近日莅临集美,与区侨办、侨联及集美校委会商讨搜集资料,拟借陈嘉庚基金会二十周年庆典之机,在新加坡开设纪念馆,运用文字和图片介绍、复制实物展览,宣扬陈嘉庚先生毕生爱国爱乡、勤奋创业、俭朴自律、倾资办学和极力争取、维护海外侨胞合法权益等方面的事迹,教育新一代华侨华人继承和发扬陈嘉庚精神,增进与祖国家乡的感情联系,构筑居住国与祖国友好合作、加强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4月16日 全市文明办主任现场会在集美召开。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高玉顺和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颜智伟出席了现场会。

  4月25日 菲律宾"华文研究中心学生夏令营团"、"宿务圣心中学生夏令营"、"环宇国际旅游公司夏令营"、"华文教师进修团"等4个团体的164人,先后前来集美华文学院进行为期1-2个月的中文学习。据悉,自我国加入WTO后,出现在集美华文学院多团体、多人数的外籍人员学习"中文热"现象尚属首次。

  4月26日 我区举行2001年度纳税大户表彰大会。TDK公司等25家纳税百万元以上企业代表上台接受区政府的表彰,并领取奖励金48万元。区领导柯通、吴南翔、陈忠信等为企业授奖牌。

  晚上,由集美大学团委统一编排、集大各院校文艺骨干表演的“永远跟党走”五四之夜文艺晚会在集大艺术学院基石广场上举行。千余名学生和老师观看了演出。

  5月1日——7日 “五一”黄金周期间,集美鳌园和陈嘉庚故居、归来堂以及南顺鳄鱼园、万宝山观光果园等我区几处著名景点,共接待游客12万人(次)。较去年同期的9.3万人(次)相比,增长了20%。

  5月12日 前进村皇帝井广场前,来自厦门岛内、集美、同安、杏林、安溪等地的50位台商欢聚一堂,为前进村的120多位母亲们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温馨浪漫的母亲节联欢会。

  5月20日 近日,我区在北部新区福盛纺织有限公司现场召开2002年全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会议。

  5月23日 水利部水库安全检查组前来坂头水库进行防洪安全大检查。

  这天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区委宣传部、区文联组织文艺家进行座谈。

  6月1日 市政协主席蔡望怀、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洪碧玲、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杜明聪、副市长江曙霞等领导莅临我区少年宫关心、慰问、指导工作。

  晚上,集美大学环保协会在区环保局、集大团委的支持下,举办庆祝“六·五”环境日晚会,把各种环保知识融入到文艺演出中,使500余名观众寓教于乐。

  6月19日上午 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内司委副主任束怀德为组长的全国人大《保障法》检查组在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松禄、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斌生等领导的陪同下莅临我区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实施情况以及残疾人事业发展情况,并到省天马华侨农场看望慰问残疾人。

  7月1日 我区与台北市大同区缔结了经济文化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今后双方将在两区事务、社区工作、文化教育、产业合作、观光旅游、科技信息等事项上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以促进双方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台北大同区是台湾著名的商贸旅游区,也是台北最大的物资集散中心。

  7月16日 近日,区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长杨来水会见我区新移民代表、旅美博士黄纲成先生。

  7月27-28日 区委组织部、工会和经贸局联合举办了一期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来自TDK、福盛、现代时装、涌泉集团等20多家非公有制企业的39名工会干部和28名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了此次培训。

  7月31日 后溪交通战备路工程正式启动。该项目总投资700多万元,总长3756米,将按国家三级公路标准建设。

  8月8日 区行政办公大楼落成并正式投入使用。

  8月11日 上午8时,第二批16户66名重庆市奉节县永乐镇"三峡移民"在集美区后溪镇新村村正式安家落户。

  8月11日至8月12日 由区政协台港澳侨联络委员会、区教育局、集美中学和台湾慈济基金会教师联谊会共同举办的“2002年集美-台湾慈济素质教育交流研讨会”在集美中学落下帷幕。在交流研讨会上,来自海峡两岸的一百多名中小学教师围绕班级管理、爱心教育、网络教学等专题进行交流研讨。研讨会期间,两地教师亲密接触,气氛热烈和谐,体现海峡两岸同胞一家人的深厚情谊。研讨会结束前,区领导吴南翔、林充贺、杨来水、陈忠信等看望了参加研讨的全体教师,并与台湾慈济基金会的部分人员进行亲切友好的会谈。

  8月12日 上午,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党政代表团访问我区。区委副书记、副区长吴南翔组织区经贸、统计、民政等部门领导,就两区县对口扶贫协作,共同推动双方经济发展进行深入座谈与交流。

  8月31日 共青团集美区第九次代表大会隆重举行。区领导周冬月、吴南翔、朱必祥、林凡、施恩雅、团市委书记陈琛出席了会议并为集美首届“十佳青年”颁奖。吴吉堂当选团区委书记。

  9月1日 陈嘉庚纪念胜地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2002年第二批国家4A旅游区。

  9月7日 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厦门市集美台商投资区创办10周年庆祝活动日。上午,庆祝大会在集美区行政办公大楼在会堂隆重举行。省市领导洪华生、洪永世、吴凤章、林明鑫、丁国炎、詹沧洲、陈耀中、庄威及驻厦部队领导苗华少将、省台办领导谢续华、省开放办副主任陈少和、集美大学党委书记张向中、深圳市副市长卓钦锐,以及海内外客商、华侨社团代表、友好市县区领导、兄弟区领导、驻集部队领导、解放集美老战士代表等参加。大会由区委副书记、副区长吴南翔主持。大会上,区政府授予了企业和个人“十佳双优企业”、“十佳突出贡献者”和“十佳外来员工”称号。

  集美区行政服务中心正式开张,洪永世、曾晓民为行政服务中心揭牌。

  晚上,著名指挥家郑晓瑛和厦门爱乐乐团在行政大楼大会堂举办了庆祝集美台商投资区建设十周年庆典“集美之秋”交响音乐会。

  9月8日 晚上,以庆祝台商投资十周年为主题的《集美之夜》大型综艺文艺晚会在集美大学财经学院举行。

  9月9日 “九八”期间,我区12个项目签约,总投资17770万美元,投资领域涉及电子、化工、轻纺、机械、房地产等领域。

  9月10日 中国第十八次教师节当天,集美中学隆重举行福山楼体育馆奠基仪式。

  9月17日 下午,市领导张昌平、吴凤章、洪碧玲、丁国炎、江曙霞、陈耀中等专程考察了厦门医学高等职业专科学院在集美区的选址和集美学村90周年献礼工程进展情况,并对工程建设、资金等问题进行现场办公。

  集美区个私企业工会联合会成立大会在集美工商分局召开,宣告了集美区结束了个私企业没有工会的历史。

  9月18日 我区召开全区双拥工作会议,对前三轮创建“双拥模范区”工作进行总结表彰,对新一轮创建活动进行动员部署。区委副书记、副区长吴南翔在会上作了讲话。

  9月22日 印尼渔业部长罗克敏.达胡瑞博士考察集美大学。

  以张雅玲女士为团长的台湾高雄“仁爱之家”旅行团一行40人访问集美,受到集美区常委、副区长的欢迎。

  晚上,一台以《建设者之歌》为主题的文艺晚会在北区文化广场举行,吸引了北区众多企业外来员工。

  9月30日——10月2日 后溪镇举办后安第二届乡村文化节,内容包括舞龙、腰鼓舞、游园、篮球和门球邀请赛、文艺晚会、芗剧演出等。

  10月1日 区文化局在大社举行南音大会唱。

  10月16日 集美东海商住区两幅地块经过3个竞买人38次叫价,最后由厦门国际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体以比起始价4500万元高出2000万元竞标成功,这是集美继北部商住区后第二次成交挂牌出让的地块,再次显示了集美区土地的走俏趋势。 

  10月22日 我区举行机构改革之后的首次政府组成成员会议。 

  10月28日 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张昌平和副市长丁国炎、潘世建率有关部门负责人到我区调研时提出要把集美建成厦门次中心,将海湾型城市序幕从集美拉开。 

  11月1日 全国八大体育用品知名企业——伟士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在集美北部工业区开工投产。 

  11月8日 市社科联副主席张良资为我区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作了一场厦门经济特区建设成就专题报告会。 

  11月9日 区教育局党委、团区委、区少工委与区国税局联合主办了一场别开生面、内容丰富的“国税杯”少年儿童技能技巧表演赛。 

  11月上旬 近千名香港集美校友汇聚香港尖沙咀海洋皇宫,隆重纪念陈嘉庚校主诞辰128周年暨庆祝校友会创会20周年。 

  11月10日 台湾吴氏宗亲回乡考察谒祖一行61人回到后溪二农真德殿,参加由海峡两岸同胞300多人共同参加的真德殿迁建10周年庆典,共同缅怀和纪念吴真人这位救世济民的良医。 

  11月12——13日 区八届人大五次会议举行,选举产生市第十二届人大集美区代表22名。 

  11月14日 集美区地税局与集大财院团委联合举行新征管法实施细则知识有奖竞答活动。 

  11月15日 集美区在深青村泽深宫召开现场会,总结推广灌口镇民间信仰活动管理经验。 

  11月20日 集美区2002年度“慈善一日捐”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11月21日 美国纽约州库克大学与集美大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双方将以集美大学新成立的海外教育学院为办学地点,开展合作办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精通英语、从事国际企业管理的专门人才,同时通过两校师生在教学上的互动,促进双方文化交流和国际间的合作。 

  11月22日 集美大学结合运动会举办女大学生健美操比赛,来自全校16个学院的2000多名女大学生在比赛中一展当代女大学生的风采。 

  为迎接省爱卫会在本月底对厦门市爱国卫生城市复查,我区召开迎检协调会,部署迎检工作。 

  11月23日 集美大学艺术学院主办的音乐会专场在厦门鼓浪屿音乐厅举行。集美大学为打造艺术教育之城,把音乐会办进鼓浪屿,受到中外游客的欢迎。 

  12月3日 是世界残疾人日,集美广泛开展走访慰问、赠送物品和“为残疾做一件好事”等形式多样的扶残助残活动,把党和政府关心关怀及社会温暖送到残疾人家中。 

  12月6日 区委宣传部召开全区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传达贯彻中宣部、省市委宣传部长会议精神,要求迅速掀起学习宣传十六大精神热潮。 

  12月15日 灌口镇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选举并产生了新一届的领导班子。 

  12月16日 区委宣传部在大会堂举办学习十六大精神专题报告会,邀请市委宣讲团成员、市委党校副教授彭心安就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进行深入浅出的宣讲。 

  12月17日 灌口镇灌南工业区彩旗飘扬,锣鼓喧天,一条接连灌口镇和新阳开发区的快速交通要道灌新路正式开工兴建。

  12月18日 集美大学第二届校董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举行,来自海内外的80多名嘉宾欢聚一堂,共商加快集美大学建设与发展大计。校董们向集美大学教育发展基金捐献480万元人民币和200万元港币。全国政协副主席、集美大学校董事长钱伟长,代省长、校董会主席卢展工,省领导黄瑞霖、黄小晶、荆福生、潘心城、陈芸,市领导张昌平等参加会议。 

  后溪镇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选举并产生了新一届的领导班子。 

  12月22日 集美举行第二次陈村牧基金颁奖暨集美校友总会2002年年会。泰国、缅甸、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港澳地区的集美校友和集美大中学校学生代表近200人会聚一堂,共同缅怀陈村牧先生献身教育事业的崇高品质。 

  晚上,一场以学生自编自演的劲歌热舞为主的集美大学“第五季新年夜”大型文艺晚会在财经学院礼堂举行。 

  12月26日 后安村文化广场正式动工兴建,预计2003年3月建成投入使用。 

  12月27日 厦门市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在集美举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洪碧玲、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高玉顺和区领导曾晓民、朱必祥、颜智伟参加了会议。